讲述我的育人故事丨奔赴,在教育的星河里

  科教新报   2025-09-10 16:21:45

桑植县瑞塔铺小学 罗慧英

一个衣着朴素的小女孩,扎着两条辫子,父亲残疾,母亲常年在外务工,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了她稚嫩的肩头。寒暑假的大清早,她就带着自家种的菜赶到菜场,在角落里占个小小的位置,怯生生地吆喝着。

她是我教过的众多学生中极为平凡的一个,学习成绩并不突出。然而,一次偶然的日记批改,她笔下的文字朴实无华,却生动地描绘着生活点滴,让我大为惊喜。对于习作基础薄弱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突破,我一向倡导真实作文,便毫不吝啬地表扬了她的进步。没想到,这小小的肯定与夸赞,竟如春风化雨,让她发生了奇妙的改变。她开始热爱语文课,沉浸在我的课堂氛围中,还常常在日记里悄悄向我倾诉心声,发短信问我学习上的问题。慢慢地,她的语文成绩也稳步提升。

一次放学,我们同乘一辆车,我顺手帮她付了两块钱车费。她抬头未语,用那清澈的眼睛看着我。后来学校进行学生资助,我毫不犹豫地推荐了她。当她拿到第一笔资助金时,眼中闪烁着感动的光芒。在我看来,这只是对众多困难学子的寻常帮助,不过是尽了一份班主任的责任,可她那真诚的眼神,却深深烙印在我心中。

她步入初中,有一天夜晚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罗老师,我想你了,今天老师罚了我们全寝室,我本没吵闹,可罚过后我好难过,也哭了,那会儿,我想到的全是你,才坚持下去。”读着短信,我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紧。孩子进入初中,一时难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式。我耐心安慰她,引导她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渐渐地,她心中的委屈消散了。后来,她慢慢适应了中学生活,我们的联系也少了。

那天,家人下班在楼梯口遇到两个提着新鲜蔬菜的女孩,见她们吃力,便帮了一把。走着走着,竟发现她们停在了我家门口。原来,她进城卖菜,四处打听到我的住址,邀上好友做伴,特意给我送些新鲜蔬菜。

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单薄消瘦的小女孩,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这份双向奔赴的爱,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岁月的长河。

责编:陈洁

一审:陈洁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