犇视频 2025-07-20 14:10:39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通讯员 尹可可)7月20日,正式入伏,今年的三伏到8月18日结束,一共30天,我国迎来一年中最热、最潮湿的时段。在这一关键节点,天气舞台热闹非凡,入伏初期的大范围“炙烤”伴随着第6号台风“韦帕”的强势登场,湖南等地将经历雨热交替的过程,省气象台预计,受第6号台风“韦帕”倒槽影响,20日至22日我省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并伴有7~9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解渴:台风“韦帕”强势登场,长沙随时随地下“坨子雨”
“这太阳烤得人快化了,盼场雨比盼快递还急……”7月20日上午,长沙市民李女士刚从超市拎着冰块回家,额头上的汗珠顺着口罩边缘往下淌。
连日来,湖南被高温笼罩,不少地方热得像个大蒸笼,大家都盼着能凉快些、来点“解渴雨”。而台风“韦帕”的到来,正好带来了大家期盼的清凉和甘霖。
长沙市气象台预计,21日,多云有中等阵雨或雷阵雨,气温26~34℃。一直到22日,受台风“韦帕”外围云系的影响,有中等阵雨或雷阵雨,局地伴有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23日至26日,受东风扰动影响,多云为主,午后多分散阵雨或雷阵雨。
值得注意的是,长沙市民需注意每天不定时派送阵雨或雷阵雨,雨可能下得“这里一坨那里一坨”,说不定你在河西晒太阳,河东已经开启“淋雨模式”。
这种雨在气象学中称为“坨子雨”。所谓坨子雨,又称短时强降雨或局地暴雨,是一种强对流天气现象,表现为短时间内(通常几十分钟到几小时)在较小范围内出现猛烈降雨,雨量大且集中,可能伴随雷电、大风甚至冰雹。
坨子雨突发性强、局地性明显,易引发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提前准备和快速反应是关键,尤其在雨季或台风季需提高警惕。
“听说台风要来,我们终于要降温了。”随着台风“韦帕”逐渐影响,周末加班的张女士计划下班后去江边散散步,“前几天晚上出门都像进了桑拿房,这下应该能舒服遛弯了。”随着这次降水过程,湖南多地最高气温将退出高温线,这对在高温中煎熬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份实实在在的降温福利,终于能稍微舒口气,不用整天被热浪“包裹”了。
炙热:今年是“短版三伏”,高温日数占比接近全年一半
然而,台风带来的清凉并不是盛夏季节的主流。7月20日,我国正式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今年为30天短版三伏。三伏天有30天“普通版”和40天“加长版”。以今年为例,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一共30天,是个“普通版”三伏,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
今年的三伏天为何来得比较晚?
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高级工程师王美丽介绍,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具体以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
每年夏至日相对固定,一般在6月21日或22日,但天干、地支的纪日系统中每年夏至日对应的干支却不同,导致入伏有早晚,最早出现在7月11日,最晚7月21日,前后相差了10天。
今年入伏相对较晚,但入伏晚不代表就热得晚。今年6月、7月,没入伏之前,我们就已经感受到高温的威力了。
三伏天本就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据中国天气网数据统计,常年平均来看,武汉、合肥、南京、南昌等地三伏期间高温日数的全年占比都在一半以上,甚至更高。长沙的高温日数占比超40%,接近全年一半。
在这段时间,长沙常常是烈日当空,空气湿热,走几步路就会满头大汗。大家出门都得全副武装,防晒衣、遮阳帽、墨镜一个都不能少,尽量避免在中午前后这个最热的时段外出。
也正因如此,这次台风“韦帕”带来的降雨和降温,才更让长沙乃至湖南各地的人们感到期待。这短暂的清凉,能让大家在三伏天里得到一丝喘息,暂时摆脱持续的高温炙烤。
责编:李致远
一审:李致远
二审:郭文雯
三审:张军
来源:犇视频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