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汶奕 2025-07-18 10:37:14
在长沙市开福区,中国建设银行新世纪支行静静伫立于一隅。它不在城市最喧嚣的地段,却始终站在服务一线的前沿。
这是一支以女性为主的队伍。她们不事张扬,却把每一次走访、每一笔业务都做到极致;她们把责任写在岗位上,把专业融进每一处细节,用脚踏实地的步伐,兑现“服务实体经济”的庄严承诺。
多年来,支行先后荣获总行四星级网点、省行先进基层党组织、省行先进集体、旺季营销突出贡献奖、青创先锋示范集体、先进职工小家等多项荣誉。
把握主责主业,以实干稳扎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世纪支行始终坚持“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的基本盘不动摇,围绕湖南经济发展脉络深耕细作,特别是在服务头部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成效显著。
截至目前,支行对公贷款余额近70亿元,其中科创企业贷款近27亿元,普惠贷款4.5亿元。以三一集团为例,从2002年起便与支行开启合作之路,携手走过二十余载。从最初的结算业务,到如今涵盖授信、供应链金融、国际结算、融资、个人财富管理等多个板块,合作范围不断拓展、合作深度日益加深。
2023年12月,三一集团在科创票据发行过程中一度面临包销制度等难题,建行第一时间响应,六个工作日内完成全部流程,仅用八天即帮助企业成功发行10亿元限期50天的超短期融资券。这背后,是对专业能力的极致锤炼,更是对“新世纪速度”的真实写照。二十多年来,建行累计为三一集团及其下属企业提供数百亿元流动资金贷款、逾1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并支持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近300亿元融资,有力支撑了这家“湖南制造”领军企业走向全球。
同样的坚守,在服务湖南广电的细节中也一样体现。从办公楼到金鹰影视文化城,从龙支付赋能芒果TV线上会员体系,到创新推出“芒果钱包”、落地万楼智慧收银方案,新世纪支行深度参与了湖南广电从传统媒体到数字文旅的战略转型。支行不仅为湖南广电集团提供了高达60亿元的综合授信,还建立起包括银企直连、资金池在内的全方位对公网络服务体系,年结算量超过300亿元,为近万名职工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此外,2024年,支行还成功拓展泰嘉新材、小红书湖南运营中心、中南大学新能源研究院等多个新客户,新增单户融资授信5户,综合授信总额新增超14亿元,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持续发力。
推进协同联动,在公私融合中放大经营张力
新世纪支行并非“单点突围”,而是凭借一体化思维,推动公私联动、多条线融合,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个人业务领域,支行重点发力信用卡、养老金、社保卡等关键板块,活跃客户净增、社保卡新增、私行客户拓展等指标均居营业部前列。在涉农贷款、绿色信贷、基础设施贷款等方面,也展现出持续领先的增长态势,绿贷新增、基础设施贷款新增排名营业部第一。
同时,支行还积极布局私募托管、跨境金融等创新业务,全年落地私募托管客户2户、托管金额近10亿元,并实现湖南省首笔QFLP基金业务落地,成为金融创新的“探路者”。
特别是在科创金融领域,新世纪支行正努力打造具有科技特色的服务网点。2024年以来,已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近200家,为科创企业提供贷款近30亿元,并在结算、员工个人贷款、工资代发等方面开展综合服务。
强化党建引领,在文化与合规中锤炼队伍力量
这是一支业务能打、作风过硬的队伍,更是一支信念坚定、文化扎实的队伍。
支行坚持党建引领,将“四个融合”落实到工作日常中,党员带头、青年争先,业务竞赛、理论学习、结对帮扶等活动常态开展,通过“党员示范岗”“青年先锋队”等载体,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团队氛围。
同时,支行注重服务“有温度”、管理“有力度”,既通过分层分群提升客户体验,又坚持合规先行,常态化开展合规教育、岗位轮岗、警示案例学习等活动,连续多年实现“零发案”。
从1992年成立以来,新世纪支行一路扎根、一线奔跑,以稳健作风和持续向上的精神风貌,锤炼出一支“信得过、冲得上、打得赢”的金融铁军。
如今,她们的身影跨越岁月、踏实坚定,用脚下的每一步,把“新世纪”三个字,写进了时代前行的轨迹。(吴汶奕)
责编:吴汶奕
一审:吴汶奕
二审:蒋茜
三审:周韬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