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档案“晒家底” 阳光村务“聚民心” ——探访邵阳市北塔区谷洲村“清廉村居”建设样本 | 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   2025-07-16 07:45:39

郑丹枚 马 晶 曾海波

7月15日,邵阳市北塔区田江街道谷洲村的村务公开栏前人头攒动。最新张贴的《2024年村“两委”成员个人财产申报表》吸引村民驻足细看。“村干部有几套房、家里收入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这样的干部我们信得过。”村民们指着公示栏说道。

谷洲村人多地少,历史矛盾复杂,以前通村主干道资田路修建时产生大量矛盾,干群关系紧张。2019年底,新一届村“两委”履新之际,恰逢市、区纪委驻村挂点指导,提出了“乡村振兴,廉政先行”的工作思路,该村通过建立“廉政档案”制度,走出了一条“晒家底—强监督—聚民心”的基层治理新路。

从“保险柜”到公开栏:廉政档案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在谷洲村廉政书屋,一个由村级监督委员会双人执掌钥匙的专用保险柜格外醒目。柜中整齐存放着2019年以来每名村干部的廉政档案,包含家庭资产、收入来源等12类信息。

“我们实行‘三审三比对’机制,确保每份档案真实可靠。”谷洲村村“两委”成员、纪检委员何邵新介绍,档案信息需经个人自审、组织核查、党员评议三重审核,并与税务、不动产登记等部门数据交叉验证。

同时,这些经过严格核验的档案定期在村务公开栏公示,这一举措真正获得了民心,也增强了村“两委”干事的底气和胆量。

五年来,谷洲村率先成功完成了村级“三资”的清产核资、二轮土地延包、农房一体化发证等基础性改革事项,完成了低保清理、农田灌溉系统升级等涉及民生的事项,经过省市区各级多轮巡视巡察,始终做到干净清廉,办事公正,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从78%提升至95%,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60%,党群干群关系从“隔层纸”变成“一家亲”。

“五步四审”工作法: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

“村里的钱怎么花,群众说了算!”在谷洲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代表正对二季度财务开支进行评议。墙上《村级事务“五步监督法”流程图》清晰标注:从项目立项的“调查员”、决策阶段的“检察员”,到施工中的“监理员”、验收时的“审计员”,最后到结果公示的“联络员”,全程有人监督。

在财务管理上,村里独创“四审工作制”:每一笔支出需经村“两委”初审、监督委员会审查、党员大会审议、街道财务室终审。前不久,某村干部报销差旅费时因票据不全被退回。“制度严了,干部心怀坦荡——不用怕被人质疑。”谷洲村报账员蔡志栋说。

阳光机制催生治理实效。自2019年以来,谷洲村成功实施红美人柑橘基地、蔬菜大棚等20多个乡村振兴项目,涉及资金400余万元,账目清晰透明。至2024年底,村集体经济从不足2万元跃升至15万元,带动村民就业200余人,实现了廉政建设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谷洲模式”的示范效应日益显现,吸引周边村镇纷纷前来学习。前来考察的田江村村支书孙如意深有感触:“谷洲的实践证明,廉政建设是乡村善治的‘金钥匙’。”

责编:戴鹏

一审:戴鹏

二审:曾佰龙

三审:邹丽娜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