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5-03-25 10:57:27
本报记者 梁湘茂 通讯员 刘朝晖 徐虹
编者按:湖南省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和省卫健委围绕“健康湖南”总体要求,深化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加快推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构建优质高效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作为区域内高水平医疗机构,成功获批建设湖南省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
2023年11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签订共建协议,明确了泌尿外科、普外科、骨外科三个共建优势专科。
2024年3月,首批进驻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的专家分别是湖南省人民医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何畔(后为主任医师李思鸿接替)、普外科副主任医师侯福涛(后为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董宏宇接替)、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任伟刚,每批专家将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常驻3个月以上。
2024年9月18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副主任医师董宏宇“接棒”原驻点专家,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学科共建工作。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院长邹晓为董宏宇教授颁发聘书
3月5日,惊蛰,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空气中弥漫着初春的湿润与寒意。
董宏宇站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湘东医院普外科的走廊里,望着窗外朦胧的雨幕,思绪飞回6个月前——他刚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那时的他,带着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让更多胃肠疾病患者不再辗转外地,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治愈。
醴陵市,这座以陶瓷、烟花闻名的湘东小城,每年有300余名胃肠肿瘤疾病患者,其中近三分之二选择前往长沙、武汉甚至更远的地方求医,来回奔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身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湘东医院,本就承担着为本地及湘赣边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任,可现实的就医外流情况,让董宏宇深知,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啃下“硬骨头”——提升肿瘤手术水平,用高水平医疗服务留住患者。
与死神赛跑:一场生命的接力
88岁的李大爷因胃溃疡大出血入院,瘦弱的身躯仅剩40公斤,考虑有胃癌可能,加上基础疾病叠加高龄,救治难度极高。家属原本计划转院长沙,但听闻有省城专家驻点,最终选择留下。
内镜止血失败后,董宏宇与湘东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邱森果断决策:实施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止血。在两小时的手术中,董宏宇精准置入空肠营养管,为术后康复奠定了关键一步。术后病检证实为溃疡并大出血,李大爷出院时,家属紧紧握住董宏宇的手,激动地说:“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救命!”
“手术刀下,细节决定生死。”这是董宏宇的职业信条。每次术前,他必反复研读影像,从肠管长度到血管走行及变异,从淋巴清扫到营养方案,每一步都力求规范与个性化并存。年轻医生们感慨:“董主任的示范,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精微处见仁心’。”
一面锦旗表达浓浓的谢意
从“输血”到“造血”: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初到湘东医院,董宏宇便敏锐地发现:这里的医生虽然能开展多种复杂手术,但如何“精中求优”仍是亟待突破的挑战。在欢迎仪式上,他直言不讳:“学科建设不是‘输血’,而是‘造血’。”
为此,他向医院提出了“四步走”策略——制度、内涵、创新、教学并重,组建了不同的专业组,他与副主任邱森组成胃肠专业组,推行“双主刀”模式,每月完成10例左右高难度微创手术;通过病例讨论、学术讲座,强化VTE防治与营养干预,规范围手术期管理,保障手术后患者康复出院。
董宏宇教授在该院学术讲座
记者了解到,依托三甲综合医院的平台优势,6个月间,湘东医院普外科悄然蜕变:胃肠肿瘤、急腹症、高龄危重患者救治水平显著提升。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优势专科共建一年多来,湘东医院普外科在手术人次、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分别提高10.5%、11.3%、14.8%,四级手术指标增长30.6%,微创手术增长9.6%。
更可贵的是,一支本土医疗队伍逐渐崭露头角。“现在遇到复杂病例,我们心里有底了。”一名年轻医师坦言。
从“跟跑”到“领跑”:迈向更远的未来
“下一步,我们要细分亚专科,培育领军人才,开拓减重代谢手术、食管裂孔疝等新领域。”湘东医院将目标投向更远的未来。医院计划推动国家住培基地建设,为湘赣边群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窗外,春雨依旧淅淅沥沥,手术室的灯光始终明亮。从留住患者到培养团队,从技术帮扶到体系革新,湖南省人民医院与湘东医院的学科共建,正是省级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注脚——刀尖精微处,仁心自生辉;而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正将这份辉光绵延至更远的地方。
董宏宇教授开展业务查房并指导疑难病例诊疗工作
湖南省人民医院医疗专家的驻点工作,不仅提升了湘东医院普外科的技术水平,更通过“造血”式的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支本土化的医疗队伍。这种“带不走”的医疗资源,正是湖南省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成果。从技术下沉到人才培养,从体系革新到未来规划,湘东医院正逐步从“跟跑”迈向“领跑”,为湘赣边群众点亮生命的希望之光。
责编:许建
一审:许建
二审:陈艳阳
三审:谢峰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