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1-11 22:58:55
文|宋晓昀
无愁河啊无愁河,清清的河,悠悠的河……这段诗意盎然的吟唱,在1月7日长沙音乐厅的声乐交响诗《无愁河》音乐会现场悠然响起,瞬间将观众的心灵引向了那片遥远而神秘的湘西之地。我曾数度踏上凤凰古城的青石板路,沉醉于那片山水间的秀丽与幽静,却从未设想过,这样一份自然的馈赠能被艺术如此精妙地捕捉与诠释。孟勇老师,这位杰出的艺术家,用他的音乐笔触,将大自然的静美、地域文化的深厚与艺术的灵动完美融合,引领我们穿越音乐的海洋,感受无愁河的柔情与深远。
山水入韵,无愁河鸣
声乐交响诗《无愁河》是孟勇老师的匠心之作,它以宛如移步换景般的八个乐章带领我们穿行于湘西那片如诗如画的山水之间。每一个乐章,都是一段音符的流转,讲述着无愁河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孟老师在凤凰连续三十多年采风,使得这部作品浸润了湘西的风土人情。再加上2021年到2024年,三年多的精心创作,成就了今天这部饱含深情的声乐交响诗。
作品开篇,《无愁河序曲》以交响乐的磅礴气势拉开序幕,它描绘了一幅神秘而浪漫的湘西画卷。原生态的领唱与混声合唱交织,其中,湘西凤凰苗歌《叭固腔》更是为这首曲子增添了浓厚的民族特色,龙明芳那充满湘西韵味的嗓音,如同山间清风,轻轻拂过无愁河的两岸。
随着音乐的流淌,《边墙下》的乐章缓缓展开,孟萌的女高音独唱与男声合唱的深沉对话,仿佛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憧憬中徘徊。音符间流露出的,是对过往岁月的缅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紧接着,《临水而来》与《在吊桥上》两章,分别由周紫璇与冯丽媛倾情演绎。周紫璇的歌声柔和而轻盈,如同无愁河上泛起的层层涟漪,带领大家踏入那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沉浸在那片如诗如画的水乡景象中。而冯丽媛精湛的演唱展现出一种悠悠晃晃的美景,她的声音如同风吹过吊桥,唤醒了人们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在《鸟鸣》这一章节里,陈滢竹以其清澈灵动的花腔与轻柔宽广的音色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宽广而美丽的生态环境。她的声音,超越了简单的音符,成了自然界的深情呼唤,更是这片土地上生命蓬勃生长、盎然生机的象征。
随后,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的歌唱家王宣之与吴骏联袂呈现了《水杉红了》。这首作品主要描绘了湘西男性的粗犷与勇敢,他们如同深深扎根于湘西大地的王者,展现出非凡的气概。男中音和女高音的二重唱,体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凸显了湘西人民的勤劳勇敢,生动传达了他们挺拔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那一抹鲜艳的红色,不仅是湘西土地热情的象征,更是人们对生命深沉而炽热的爱。《晚风吹拂》乐章中,女高音歌唱家王山轻柔的嗓音,如同夕阳下温柔的晚风,拂过无愁河的河面,带走了一天的疲惫与喧嚣。
在音乐会的高潮部分,管弦乐与混声合唱《玛汝阿尼》将整部作品推向了巅峰。作为一部时代交响的管弦乐作品,《玛汝阿尼》以其深情激昂的旋律深深触动了听众的心弦。指挥方子翔携手长沙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共同演绎了这一杰作。“玛汝阿尼”,象征着“一个美丽风景如画的好地方”,作品分为四个层次,四次转调,小调与大调交替推进,直至大调主题的辉煌呈现,展现了非凡的音乐张力。这首长达十三分多钟的管弦乐曲,令众多现场观众感动落泪,实属难得。其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强烈的情感共鸣,或许在于它精准捕捉并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使听众在音乐中找到了心灵的契合。此外,音乐会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是所有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湘西人民在情感极致时发出的“嗨呦”声,它赋予了音乐独特的魅力。
艺术礼赞,乡村振兴
孟勇老师的《无愁河》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对湘西这片神奇土地的深情礼赞,通过音乐表达了对新时代文化传承、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以及湘西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建设美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的深刻思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这部作品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创作中的“融合创新”精神,孟勇老师与诗人吴兆娥的合作便是生动例证。他们携手不仅展示了湘西的自然美景,更在音乐中传递了湘西的浪漫与民族基调,以及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湘西人民自信自强、不懈奋斗的精神。
孟勇老师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灵感,巧妙地将湘西的民俗与苗族音乐融入作品中。在凤凰连续三十多年的采风,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从三十年的深耕民间到三年的潜心创作,孟老师凭借内心的驱动力,将对音乐与生活的挚爱化作动人的旋律,书写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与挚爱。尤为动人的是他与诗人吴兆娥的艺术相遇,2021年,孟老师在《新湖南》上看到吴兆娥的诗作后深受触动,第二次见面便促成了这部声乐交响诗的完美呈现。这种艺术上的灵魂共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同一盏灯塔,照亮了所有追逐艺术真谛的道路。
音乐会的第二至第七个乐章的声乐节目都是音乐散文诗,它们将民族现代诗用音乐散文诗的形式来呈现,这些作品如同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孟勇老师用中西结合的创作形式,赋予了这些民族现代诗新的生命与活力,也让听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与力量。
心灵之河,精神启迪
音乐会落幕之后,“玛汝阿尼”的旋律依旧缠绵于我的耳畔,久久不散。无愁河,这股流淌在湘西广袤大地上的生命之源,见证了湘西的历史沧桑与人文积淀,承载着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愿景与无尽希望的执着追求。孟勇老师在访谈中深情流露,他倾注全部心血,甚至不惜自费,只为完成这部饱含深情的作品。这份创作的初衷,绝非世俗的功利所能衡量,而是源自对自然与人文深沉而纯粹的热爱,对艺术生命无尽的敬畏。正是这份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点亮了每一位听众的心房。音乐会上,无数观众感动落泪,这就是音乐的力量,更是艺术家精神的力量!
此番音乐会之旅,也是我对艺术与人生真谛的一次深刻省思。在这纷扰复杂的世界中,音乐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心灵的阴霾,治愈伤痛,唤醒对生活细腻的感知。孟勇老师通过他的作品,传达了一个铿锵有力的信息:即便生活充满波折与挑战,我们也应以满腔热爱去拥抱它,赋予其独特意义与价值。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着一条无愁河,静谧深远,滋养灵魂。在此,我满怀敬意与感激,向孟老师与吴老师表达我最深的谢意!是你们,以最纯粹的艺术,让我们懂得了,生命本质上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追寻与奔忙,我们要向着心中那份纯粹的喜悦迈进,向着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多彩世界探索,向着我们心中憧憬的理想奋斗,向着那遥远而坚定的希望勇往直前!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易禹琳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