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17:28:12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翔 通讯员 杨文念 成志伟
去年12月27日,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文化品牌征集展示活动定评会上,衡阳铁路运输检察院(以下简称衡阳铁检院)“路路通”获评第四届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文化品牌。
“‘铁路有多长,检察机关司法保障的路就有多远。’这句出自文化品牌‘路路通’视频展示内容里的话语,着实令人动容。”国家广电总局宣传司副司长魏霄在定评会上说道。
什么是“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路路通”又是如何在全国检察文化品牌中脱颖而出?这一切都源于衡阳铁检院长期以来以高质量检察文化促进高质效检察履职的生动实践。近日,记者专程赶到衡阳铁检院一探究竟。
检察履职中对检察文化探索
“对‘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的创建,是我们在办理光明桥行政公益诉讼案的思考。”该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宋静欣慰地说。
光明立交桥位于京广线K1752+980处,于2001年10月建成通车,上跨京广、湘桂铁路和站内整备专用线共15个股道,是苗圃、建湘一带居民出行必经之路。
2014年光明立交桥曾因桥面出现裂痕,相关部门对桥梁进行过一次维修加固。时隔一年多,桥体又出现了多处开裂和移位,经衡阳市住建局勘测,光明立交桥存在严重偏移受力位移,超出规范要求,有坍塌风险,严重危及铁路运输安全。
收到险情后,衡阳铁检院立刻成立调查小组,可如何履职却让办案检察官们犯了难,当时法律规定明确纳入检察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只有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4大领域,安全生产领域还没有被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
检察干警现场勘查人行梯道与桥梁连接处的安全隐患情况。
“维护铁路运输安全是我们法定职责,光明桥安全隐患必须要消除。”主办检察官郑蔚说。
衡阳铁检院多次组织专题研讨,认为根据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意见》指出“要研究建立安全生产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开展涉铁安全生产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是铁路检察机关依法履职的应有之义。2019年4月,衡阳铁检院便对衡阳市住建局不依法履职进行行政公益诉讼立案。
2021年新出台的安全生产法正式将安全生产领域纳入行政公益诉讼范围。
最终,在衡阳铁检院的督促下,在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衡阳市财政投入资金1822.58万元消除了光明立交桥全部安全隐患,2023年11月完成全部验收,光明立交桥历时4年终重现“光明”。
“在克服重重困难,推动光明桥消除安全隐患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衡阳铁检人守护铁路运输安全的职责和使命。”刚入职不久的青年干警何紫瑶参办光明桥案后说道。
维护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群众出行畅通为己任的精神和铁路情怀,已融入一代代衡阳铁检人的血脉之中,这种检察为民、克服万难、契而不舍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着新一代青年干警,这种精神正是独属于衡阳铁检的文化,是引领一代又一代衡阳铁检人为维护国家铁路运输安全贡献青春力量的动力。
“路路通”蕴含的检察之为
衡阳地处南岳衡山之南,故称衡阳,衡阳还因“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栖息于市区回雁峰”,又别称雁城。
衡阳是红色铁路文化的孕育地,是大思想家王夫之的故里,是烈士夏明翰的家乡,是湖湘文化与红色革命精神及铁路“火车头”精神的交汇地。
从文化理念形成到文化品牌引领发展,从上下各方合力联动到传承创新文化基因,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这个“根”就是立足检察职能,厚植文化建设。铁检机关检察履职的主场是“路”,这条“路”既是铁路,又是人民群众的“出行路”,是建设经济社会的“发展路”,更是铁路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建立亲密联系的“心路”。打造独属于衡阳铁检的特色文化品牌,既要凸显履职特点,又要体现地域特色。
衡阳铁检院以“路”为本,以“通”为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湖南历史文脉之道,赓续湖湘文化“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品质,发扬烈士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铁路“火车头”精神,打造“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的诗和远方。
“‘路路通’内涵有4个关键词。即通畅——以检察之力护航出行路;通变——以检察之为探索公益路;通达——以检察之责推进民生路;通行——以检察之治建设发展路。”衡阳铁检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江发表示,该院秉持“铁路有多长,检察机关司法保障的路就有多远”的理念,通过检察文化引领高质效检察履职,护航铁路平安,保障群众出行畅通,将法治服务延伸至铁轨每一公里,守护群众平安出行的愿景。
“‘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富有特色和原创性,我在其中感受到了源自高质效检察办案的检察文化自信。”湖南省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治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新华教授这样评价。
光影之间记录高质效履职
“要我办案还行,拍视频我是真不擅长呀。”作为主演之一的案件主办检察官郑蔚开拍前还心有忐忑,作为公益诉讼检察官他是行家里手,但当演员却是人生第一次。
“只有最真实的故事,才最能打动人心。不需要刻意追求演技,你需要的只是回忆起办案时的自己。”在导演看来,目睹并促成光明桥一步步完成“蜕变”的检察官们是真正的“体验派演员”,并不需要过多演技加以修饰。
宣传片以办案纪实的手法讲述光明桥安全隐患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过程,并以该案为窗口展示衡阳铁检院扎根于检察工作,打造的“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内涵,阐述衡阳铁检人用心用情守护群众平安出行诗和远方的法治担当。
光影之间是衡阳铁检人过往践行检察文化的点点滴滴。光影之外是衡阳铁检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发扬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和担当奋进的铁路精神,深化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速赋能,以高质效履职将法治服务与保障延伸至铁轨铺展的每一公里。
在“路路通”检察文化品牌推动下,衡阳铁检院干警自觉将文化理念融入办案工作。各项工作质效、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使检察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推动检察工作“硬实力”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高质效办理“督促完善高铁站停车场无障碍停车位建设”“督促消除高铁站候车大厅安全隐患”“督促整治益湛线邵阳县段铁路安全隐患”等一批涉及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公益诉讼案件,推动解决铁路外部环境和沿线安全隐患。
除涉铁案件之外,衡阳铁检院发挥一体化办案优势,办理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跨区划案件,如办理的督促整治湖南省临武县锰渣场污染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案,以跨区划跨领域之诉协同推进湘江、珠江两江之源生态环境保护,助力解决县域矿山环境治理难题,入选2024年最高检、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检察监督与生态环境执法协同推进长江保护修复典型案例。
近年来,衡阳铁检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以平安、建设、发展为路标,以共护、共建、共治为基石,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服务经济社会大局和平安铁路建设,以优秀检察文化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共13件次案件获评全国、全省优秀案件或典型案例。
“我们将继续在高质效检察履职中丰富和积淀检察文化,激活检察文化与检察业务融合发展新动能,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李江发说。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