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1 17:26:08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杜巧巧 实习记者 危亚晗 整理
43岁的许舟,出身于教师家庭。2001年正式加入公安系统,先后在防爆巡警支队的多个岗位历练。2020年,许舟因成功处理一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荣获“侦查之星”称号。同年,他考取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目前,许舟任沙坪派出所副所长兼开福公安分局公职律师。
“犯罪分子是狡猾的狐狸,我们警察就是聪明的猎手,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许舟如是说——
2023年深秋的一天,所里接到报警电话。辖区一企业的负责人称,某电商平台上发现大量仿冒其品牌的养生茶包在售。我立即带队前往该企业走访调查。
企业负责人指着赝品商标上的细微差别,言语中满是无奈和愤怒:“这些都是低价劣质的冒牌货,不仅坑了消费者,更害了我们企业。”
在进入企业时,我就发现这家公司有点特别。守门的两位大爷,腿脚都不太利索。我同他们打了个招呼,顺势问起企业的信息。他们告诉我,这家企业开了20多年,120名员工里有70多人是残疾人。
“已经有十多名残疾人在我们厂干到了退休。”企业负责人介绍,“员工平时工作特别认真,就算是最简单的活,他们都会反复检查确认。”
假冒产品不仅损害企业的利益,还危及到员工的就业。这一刻,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下决心要帮这家企业讨回公道。
此案介于民事和刑事之间。有人认为这是民事纠纷,消费者应该找网络平台或商家维权。凭借多年的法律知识储备,我觉得这个案子应当属于刑事案件。于是,我和同事紧锣密鼓展开侦查工作。
我们梳理线索,分析数据,从售假网店入手,一步步追踪。我们进一步发现,假货的销售金额已经高达1000万元以上,是严重的刑事犯罪。
接下来,我们先后辗转去了上海、安徽亳州等地,多次对接电商平台,收集相关交易记录及发货数据,发现“锦瑟雅阁”“初见养生小馆”等100多家售假网店背后实际上由4家公司分别控制。通过进一步循线追踪,还发现了上游的利益链和多个制假、售假窝点。
分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案,副局长肖方宏在案件调度会上明确表示:“鉴于涉案金额巨大,案情复杂,涉案人员众多且分布广泛,分局由经侦大队牵头,联合各单位全力展开侦查工作。”
我们以赝品包装上的一个小图案为突破口迅速锁定目标地点。为避免打草惊蛇,我和同事小陈决定在夜深人静时行动。夜幕笼罩下,我们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丝声响。当我们翻墙进入目标地点时,发现这里并不是制假窝点,仓库里空荡荡的,只有一些废弃包装材料和几台闲置的机器。这里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
我蹲下来仔细检查地面,发现了一些奇怪的、模糊不清的脚印。“看,这不像是工人留下的痕迹,更像是有人故意制造的假象。”“你是说,他们知道我们会来查?”小陈瞪大了眼睛。“很有可能。这些人不仅套用了虚假信息,还特意放出烟雾弹来迷惑我们。”“他们像狐狸一样狡猾。”小陈显得有一丝失落。
“虽然这次扑了空,但我们对案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会抓住他们的。”
回到所里,我们对这次行动进行了总结。线索突然中断,案子陷入僵局,但我们没有放弃。
我向局里的“老猎手”请教侦查技巧,意识到之前忽略了一些关键细节。接下来,我一方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产业链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对物流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通过不断抽丝剥茧、扩线深挖,历时两个多月,我们终于从40多万盒售假商品物流信息中找到了关键线索。
此后,我们再次赶赴安徽、广东、吉林等地走访及调查取证,终于摸清了制售假冒商品的生产、销售窝点。每个新线索都像是一块拼图碎片,逐渐拼凑出整个犯罪网络的全貌。
2024年4月29日,分局组织50余名精干力量成立收网专案组,分批次奔赴安徽、吉林、河南、河北、广东等地对制假、售假窝点开展收网行动。
“注意,行动开始!”在安徽亳州的一个偏远工厂,我们冲进厂房,眼前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堆积如山的假冒养生茶包,简陋的生产设备以及一群忙碌的工人,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我们迅速控制住现场,将主要嫌疑人徐某等人制服。
此次行动,我们成功打掉了以徐某等人为首的3个制假团伙,以安某为首的4个售假团伙,涉及销售网店百余家,抓获嫌疑人20余名。
站在堆满假货的仓库前,我不禁想起那些在工厂认真工作的残疾员工。他们或许不知道这场战斗的艰辛,但我们以实际行动维护了他们的劳动成果。这场历时5个月、跨越5省6市的猎“狐”行动已经结束,但我们要继续当好猎手,守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宁。
责编:李迅
一审:李迅
二审:陈佳婧
三审:周智颖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