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穿越历史时空的对歌

  怀化日报   2024-08-11 17:36:13

(“橘颂”简谱)

战国时期,伟大的浪漫主义、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怀化溆浦写下的感人诗篇《九歌·橘颂》,托物言志,充分表达了诗人守志不移、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突出表现了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意识。

两千多年来,屈原上下求索的精神和爱国怀乡情怀,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人民,屈原的《九歌·橘颂》,更是楚文化长河中的一盏明灯,激励着人们不断矢志前行。

今年端午节,怀化沅陵籍著名作曲家、文物保护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周文林,满怀激情地为屈原的诗歌作品《九章·橘颂》作曲,抒发了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热爱、讴歌之情。

“楚国大诗人屈原是楚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人物,作为楚人的我对这位充满浪漫主义、又满怀家国情怀的三闾大夫的了解是在我小学二年级。那一年暑假,母亲带我回湘中邵东老家,外公外婆的房前曾是一片叫‘丽春园’的花园,后来改种果树,有橘树、桃树、梨树等。八月的橘子还没有熟,调皮的我摘下一个,拿到屋里剥开,酸酸的气味弥漫房间,外公走过来说现在还不是吃橘子的时候。晚饭时外公说起我摘橘子的事,随即就说到屈原,外公是一位饱读四书五经的私塾先生,也是一位擅长写旧体诗词的诗人,饭间随口就吟诵起屈原的‘橘颂’来,坐在旁边的我看着好玩,但没有听懂,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知道屈原和他的橘颂。”周文林回忆说。

“许多年后我开始学习作曲,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开始系统阅读人文历史书籍,特别是那些关于家乡湘西的历史文化书籍。我读到了屈原、沈从文等,并从他们的名篇中吸取养料来丰富我的音乐。”周文林告诉记者。

据了解,十年前周文林曾把沈从文的湘西名篇“沅陵的人”改编成四幕轻歌剧《幺幺》。他希望通过这部歌剧来展示湘西的风俗人情。歌剧里有段“茅古斯”舞蹈的表演,被中国舞蹈界称为中国舞蹈最初的形态、活化石。舞蹈最突出的特色在于服饰的风格,表演者身穿草衣、头戴荆冠,极具原始风情,表演形态中保留了远古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神崇拜等符号。

为了写好“茅古斯”舞蹈音乐,自喻为“楚人”的周文林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屈原《九歌·山鬼》里的“山鬼”服饰是身穿草裙、头戴荆冠,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艺术想象,于是参考屈原的“山鬼”描述,写出了一首很有特色的“茅古斯”舞蹈音乐。之后,周文林决定将“橘颂”谱写成曲。“屈原的‘橘颂’托物言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诗人以四言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赞颂橘树,借以表达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的坚定意志。”周文林认为。

周文林表示,屈原的“橘颂”章节完美、情感真挚,是一首抒情动人的颂歌,既清新飘逸又庄重雅致,四字句朗朗上口,可入乐歌唱,非常适合现代歌曲的二部曲式结构谱曲,它内在的魅力让今天人们在两千多年后也能读懂。

走进屈原的心灵世界,感受屈原的内心感受。周文林采用二部曲式抒情性的颂歌形式完成了对屈原“橘颂”的谱曲,不愧为一个当代楚人与两千三百多年前战国时代的楚人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对歌。

(文/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甘乐)

(“橘颂”钢琴伴奏谱)

责编:周紫云

一审:周紫云

二审:肖畅

三审:廖声田

来源:怀化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