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入伏“烤”验,收好这份三伏天养生秘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4-07-09 15:16: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姚慕琳

7月15日,是今年正式入伏的日子。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最闷热的,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个阶段一般都持续10天,而今年的中伏足足有20天。

炎热的天气对人体发出诸多挑战,怎样在三伏天养生防病变得尤为重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主任刘利教您掌握几个养生要点,助您健康过伏天。

三伏天,酷暑与湿热相伴,却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它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进入三伏,高温湿热的天气频现,暑热之邪逐渐壮盛,若人体失于养护调摄,暑邪侵袭人体就易导致内热,出现中暑、血压增高引起心血管疾病等情况。但此时,若一味贪凉,反而易耗伤人体阳气。所以三伏天,不仅要防中暑,更要防寒凉。

初伏:2024年7月15日至7月24日,共10天

中伏:2024年7月25日至8月13日,共20天

末伏:2024年8月14日至8月23日,共10天

一养

入伏时天气炎热,为防中暑可适当摄取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冷食等,但需控制好摄入量,可适当吃生姜,以温中散寒养阳。入伏时天气炎热,可能影响睡眠质量,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同时适当运动以提升睡眠质量。三伏天天气炎热,此时高温易引起情绪波动,造成焦虑和烦躁,可以通过冥想、静坐、适当运动等方式舒畅情志,防止因不良情绪致病。

二避

即避暑避寒凉,入伏时既要减少高温时户外活动,避免暑热之邪直中人体,又要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避免长期低温空调环境或洗冷水澡等,同时适当出汗,将体内寒邪排出体外,以达到避暑祛湿养阳的效果。

三防治

三伏天炎热易生暑病,因热贪凉又易损伤脾胃伤阳,且三伏正是阳气旺盛时,故此时最宜防病治病,祛散体内寒邪,达到防病养生之效果。

三伏贴、火龙灸、火龙罐等具有良好温阳效果的疗法都适用于三伏养阳治疗,若自觉平时怕冷、身体虚弱,都可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根据体质辨证,选择最合适的疗法。

责编:颜青

一审:颜青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