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全育人”的凌云健笔

  新湖南客户端   2022-10-14 18:42:08

文/陈浩凯

坚守当年凌云志,诺许黉门第一流。

10月1日,长沙理工大学“三全育人”教育基地及育人成果展开幕了!一个基地、一场展览、一次盛会,展现了学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力量。

“三全育人”教育基地以“立德树人,逐梦报国”为主题,以“历史与梦想,探索与实践,传承与创新”为主轴,以“兴大学、立大德、树大志、成大事”为主线,按时间顺序展示了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学校发展壮大的不同阶段,定格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时刻,书写了学校建校6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育人史,体现了坚守根本、不忘使命,用实力和特色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价值追求!

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我们成功的根本保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宝贵经验。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大事。从井冈山到北京,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始终把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长沙理工大学坚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956年学校肇始,长理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肩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殷殷祝福,投身祖国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行业,探路奋进,坚韧不拔。党的十八大以来,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以党中央的方向为方向,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先锋长理”为核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培育四项工程”“推进五化建设”“实施三个清单”,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守正创新,写就了夺目的时代篇章。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学校思想阵地,自觉用新思想指引教育新发展,这是办社会主义大学的必由之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已经成为长沙理工大学人的自觉行动。学校始终坚持“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教育者先爱教育”“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教育理念,自觉用新思想指引教育新发展,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化常态化;制度化推广以校党委书记为引领、校院两级党委书记带头“开学第一课”;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锻造“金课”体系;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树立典型人物样板标杆等等,涌现了一大批思政课名师、“金课”讲师、师生典型,“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郑健龙院士,全国过优秀大学生”邹勇松,“长沙市道德模范”陈钧杰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牢记在师生的心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力,展现了长理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教育必须坚持“四个服务”是历史给我们的重要启示。首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是立教之本,教育是兴国之基。”长沙理工大学60余年的发展,与共和国同行、与人民同在,主持或参与了例如膨胀土边坡柔性支护综合处治、珠港澳大桥设计建设、空间电磁波与电磁场理论及应用等等,无数成功的经验雄辩地证明,只有办好人民的教育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其次,教育必须坚持“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总方向和根本方针。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面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沙理工大学的先驱者们为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付出了卓绝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理工大学在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教育人,全面培养人,全力培养人的全过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学校与党的事业共成长,与广大的青年学生共成长,形成了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是“三全育人”的基础保障。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长沙理工大学突出大师引领,深入推进“两化”建设,强化“三个能力”培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做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为此,学校颁布实施了《长沙理工大学章程》,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提升能力建设;构建“基础+主题”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突出教育实效性;实行民主管理与校务公开,为教师提供有为舞台。重大政策的出台,管理模式的转变,育人环境的优化,老师们的使命感、责任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周骞老师把崇高的师德践行到了生命的尽头,一生都在诠释和坚守着党员教师的初心,弥留之际,他还在牵挂学生的论文未看完;衣晓青老师在三尺讲台默默耕耘30余载,是老师、似慈母,把爱献给她的学生;付果老师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带领学生参赛获奖,为学生铺就梦想之路……他们是学生心中道德的丰碑。

文化为魂,传承红色文化,在青春的赛道上接力奔跑是长沙理工大学学子的真实写照。长理文化的内核之一就是传承红色文化艰苦奋斗的创业文化。长理诞生于国家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是时代的主题,老一代长理人肩扛手提,白手起家,在长沙城南建设起现代化的学校。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背负时代使命和母校的期盼,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留下了一根扁担闯云南艰苦创业的感人事迹。进入新时代,学校党委一班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继续以创业精神立校、以创业精神立人,传承“干事文化”,树立了新时代青春的长理模样。战“疫”时刻,长沙理工大学学子逆行而上,青春闪耀;2022届毕业生唐于峰二次入伍戍守边疆,献身国防;学校与中国路桥联合培养国际留学生,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才培养;湖湘学者朱晓波潜心“寻宝”新能源,书写奋斗的人生。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年轻学子们传承学校“干事文化”,弘扬学校“创业精神”,必将在青春的赛道上赛出耀眼的成绩。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重温党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学校建校6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育人史,我们充满对党中央推进教育改革战略擘画的无限感怀,充满对一代又一代长理人艰苦奋斗矢志成才的无限敬畏。历史坚定了我们的自信:为党育才、为国育才,我们的教育必将出现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一审:刘宇慧    二审:张马良   三审:熊佳斌)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