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谈丨流浪的军刀:以小人物的视角来描摹大时代的画卷

  湖南文联   2022-04-18 17:11:00

文丨流浪的军刀

我大概算得上是最早接触网络文学的那一批人。古早期的网络作家来自各行各业,电工、军人、厨子、大学生……大多数都是从未受过系统写作训练的小人物,我们只是出于对文字的虔诚和对文学的挚爱,才抄起键盘来敲下一行行的文字。我们的故事肆意洋溢,随意发表在聊天室中,在论坛上、在网站里、在任何不需要门槛的每一寸网络空间内。

所有的网络文学先行者,其实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我们本身也不是职业作家,创作过程并不严肃,也不用像作家那样走出书斋去观察生活,去体验生活,因为我们就在生活之中。我们并没有身在云端的虚无身价,因此文章的好坏,全都任由读者评说,看到好的地方,读者可以击节赞赏,看到不好的地方,读者同样会大肆抨击,强烈要求作者重新修改。

身为“小人物”的作者,创作着“小人物”主角的故事,被“小人物”读者点评赞赏谩骂……这样的互动性是其他任何载体的文字作品都难以做到的。久而久之,这些网络作家们就隐约有了一个概念——既要写自己心头所思所想,更要写广大读者所喜所好。也正因为如此,许多读者甚至能够成为作者的知音,甚至成为现实中的好朋友。

最初被生活淬炼过的这批网络作家,作为拓荒者,他们写出来的文字或许不一定精致,结构或许不一定精巧,但却必定是情绪炽烈、情感充沛、情怀动天。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读者一旦进入了网络文学作品构建的世界,就再也停不下来的原因吧。

每一个已经踏进网络文学创作门槛的作者,对文字和故事敬畏之心几乎是与生俱来。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广阔的市场以及基数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的爱憎分明,如白纸黑墨。对于广大的读者来说,你故事写得好看是应分,写得不好看,你就别吃这碗饭。

因此,在创作的道路上,网络作家也需要保持学习,时时精进。一旦踏上了创作写书之路,“学而时习之”这句老话,就应当成为时刻悬挂在屏幕上的警句。

精进途中,不是在校学习,没有老师会为你划重点、提优补差;精进途中,要靠自动自觉地博采众家之长,哪怕是断管残沈、吉光片羽,皆为不可多得之珍宝;精进途中,屠狗卖浆、贩夫走卒、诸子百家,皆为我师。

我们师从市井小民,所以有了三教九流,贩夫走卒的故事,从打行八将到鬼船逐浪,从盗墓掘金到拍卖典当,尽数化入我们书中,从小人物的视角来描摹刻录大时代的画卷。

我们师从乡野俚语,所以言语不拘一格,行文平铺简练,不以玩弄辞藻为荣,不以晦涩艰涩为能,不以卖弄专业术语为傲。

我们师从宇航先锋,渴望征服星辰大海,所以折叠空间,星际穿梭,在无限未来里延续民族的希望,哪怕是末世废土,照样能绝处求生,顽强拼搏。

我们师法史家传记,所以有了穿越时空,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起驰骋天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我们师法传统文化,所以非遗传承、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古玩鉴赏皆入作品,将那些已经被人称为“活化石”的文化孑遗、已然濒临灭绝的文化现象纷纷记录讴歌。

我们不敢说自己写下的文字,能称之为“文学”或者“经典”。我们只想写好一个个感人肺腑能让读者魂牵梦绕的故事。毕竟所谓的“经典”并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更不是当场就能盖棺定论的。“经典”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大浪淘沙的筛选,需要千千万万读者口碑的酝酿发酵,才能得以流传后世。这本该是由后人来评说的,而非自个沾沾自喜,夸夸其谈、自欺欺人。

对创作两个字,我惟愿能做到三个“永远”:永远的空杯心态,谨言慎思笃行;永远海纳百川,博闻怀欣若谷;永远植根人民群众之中,不忘初心,从人民群众中来,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因为,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哪怕是一个平凡小人物的一生,也同样值得被书写和铭记。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联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