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倜,余蓉] [来源:湖南日报] 2022-04-29 09:29:18
湖南日报4月29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倜 余蓉)遴选一批先进典型,加快推动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今天,湖南省教育厅正式发布《关于开展首批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实验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评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计划建设若干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100所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60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2021年11月,我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明确劳动教育成为必修课,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中小学校每周不少于1课时;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因地因校制宜,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活动场所、实训基地,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支持劳动教育开展;构建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各阶段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并加强劳动素养监测。
本次评定工作,旨在通过典型评定、示范引领,带动各地各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发、资源整合、师资建设、场所拓展、成效评价等方面开展探索,形成一批可学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推动全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全面深入开展。
申报范围和条件须严格对标
《通知》对于申报范围和条件做出说明。
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的申报范围为全省各行政县市区,且符合《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申报标准(试行)》(附件1)要求,包括区域内中小学校普遍开设劳动课,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实施劳动教育机制健全,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区域内至少设有1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硬性规定。
劳动教育实验校的申报范围为全省各普通中小学校,且符合《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申报标准(试行)》(附件2)要求,包括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完备,教学目标清晰,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劳动任务,以体力劳动为主,强化实践体验,劳动教育经费足额保障,将劳动素养作为学生学期评定、学年鉴定的重要指标。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申报范围为面向普通中小学校学生开放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综合实践基地、中职学校、高校、工厂、农场、公司、企业等,且符合《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标准(试行)》(附件3)要求,包括可容纳不少于300人同时开展全天候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侧重实践体验,积极吸纳劳动模范、工匠人才、生产技术能手和有一技之长的社会人才、优秀家长、退休教师、在校大学生等参与劳动教育实践管理。
申报程序共分“三步走”执行
对于申报流程,《通知》明确,共有三大步骤。
(一)自主申报。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以各行政县市区为单位申报,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填写《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申报表》并按申报标准自评(见附件1),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盖章后,报送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劳动教育实验校以普通中小学校为单位申报,申报学校填写《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校申报表》并按申报标准自评(见附件2),经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盖章后,报送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单位按自愿原则和属地管理原则,填写《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申报表》并按申报标准自评(见附件3),报送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
(二)市州推荐。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对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报送的申报材料审核把关,按照不低于50%的比例进行实地抽查,评定对象经公示无异议后向省教育厅推荐。每市州可推荐1—2个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并择优推荐劳动教育实验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三)审核确认。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市州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根据需要适时开展实地抽查,相关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发文认定。
6月30日前报送,逾期不候
对于材料报送,省教育厅提醒,请各市州高度重视,抓紧制定评定工作方案,认真审核参评对象资格,对报送材料认真把关,做到优中选优。如发现弄虚作假,直接取消参评资格,并进行严肃处理。因材料失真或工作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将在全省通报并视情调减所在市州下年度参评名额。
各地申报劳动教育实验县市区、实验校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相关材料请于2022年6月3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同时提供申报材料的电子版,逾期不予受理。所有申报材料均由所在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统一上报,不接受单独申报。
责编:余蓉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余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