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区:凝聚“两微监督”合力,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新湖南客户端   2022-02-25 20:39:4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黄晓燕 黄肖芳

“‘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工作,规范了村级工程项目管理,防范了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提升了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群众满意度。我镇石脚村以此为抓手,成功创建了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娄星区水洞底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曾勤勇说。

2021年以来,娄星区聚焦村级小微权力,以科技信息为支撑,抓住小切口,探索推进“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工作,创新开展“祥和娄底”娄星微信监督群工作,构筑线上线下的立体监督网,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推进清廉娄星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

创新“两微”深度融合,率先建设监管系统

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将“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监督”与“祥和娄底”娄星监督服务微信群整合,在全市县市区率先建设“两微监督”监管系统,充分发挥电子系统大数据监督作用,指挥调度、统筹协调。乡镇街道成立“两微监督”工作办公室,专设 “互联网+监督”工作专管员、村级工程项目专管员、村级工程项目评审专管员。村(社区)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两微监督”基础工作扎实、常态化管理。

推广改革试点成果,强化日常管理

围绕“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的有效落实、项目预决算评审的组织实施、项目发包的分类管理、村干部和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待遇报酬等方面,深化47项改革措施。高标准高质量召开年初村(居)民代表大会,对需要“四议两公开”的三重一大事项进行一次性决议。加强村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所有村级工程项目,按照“四先四后”的原则实施。完善村级工程项目评审机制,组织对50万元以下项目进行预算决算评审,共建立评审员库11个,专业评审人员225人,2021年评审项目1156个,对1276个村级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动态监管。严格执行“四个一”工作制度,一周一线上数据信息录入质量监测、一月一线下现场工作暗访、一季一考核通报、投诉举报的办理回复一律提级审核。2021年全区线上监测交办问题线索833个,查实413个,问责22人。线下暗访交办问题线索236个,查实236个,问责25人。按照“一网(网格)一群、一户一人”的原则组建基础微信群767个,入群人数19.76万人,每2.5人中就有1人入群。认真开展日常巡群工作,每天对重点事、重点群进行抽查,对相关问题及时督办。自2021年以来,发布政策信息120029条,受理群众诉求42029条,平均每天156个,解决群众诉求40036条,回复群众诉求1993条,其中办结市、区两级微群办交办工单160条。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每个季度将“互联网+村级小微权力”平台、“三湘e监督”公众号信息,向“祥和娄底”娄星监督服务微信推送,提高平台的知晓度。结合乡村振兴工作,进村入户走访时向群众进行平台宣传推广,夯实监督平台的群众基础。

依托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监督

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明确分级投诉举报办理主体,规定平台投诉办理时限,随时随地零距离、无障碍接受群众的投诉举报。平台运行以来,共收到投诉举报104起,经调查核实,查处17人,追缴资金15.4万元。利用平台数据信息开展大数据比对,为各类专项治理的有效推进提供保障。大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452条,追缴资金24.48万元,停止发放补贴75户,组织处理72人。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监督检查和精准问责,下发通报7起,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2人,查处问题9起,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22人。

目前,全区村务财务管理逐步规范透明,信访矛盾明显减少;干部规矩意识逐步加强,基层微腐败明显遏制;基层管理机制逐步规范,乡村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农村涉纪信访总量、重复信访量、越级信访量分别同比下降56.38%、37.02%、44.05%,涉及村级财务、村级工程项目的信访量同比下降了56.5%。村级小微权力的规范运行,公示公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推进全区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清廉娄星建设纵深发展,老百姓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责编:龚雅丽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