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7-11-22 16:59:59
□朱章永 蒋星
山清水秀,风景绮丽,是这片土地的多彩身姿;物华天宝,民风淳朴,是这片土地的隽永品格;平安和谐,生机勃发,是这片土地的激扬旋律——一个湘南小镇,以从不满足、勇于提升的姿态有力证明着她的跨越和发展,这就是以生态闻名遐迩的耒阳市永济镇。
永济镇位于耒阳市北部,素有耒阳北大门之称,总面积49.48平方公里,下辖龙清、丰湖、金钩、谷丰、白凤、大河边、大众、花园、永济社区,总人口30800人。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4664亩,山林覆盖面积7.9平方公里,地下水资源丰富,耒河流经全镇7个村,交通方便快捷,107国道、京广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公路从旁穿越而过,耒水国家湿地公园的核心景区也位于该镇。
近年来,永济镇紧紧围绕耒阳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打造生态旅游休闲城镇”为目标,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实施文旅联姻、农旅融合等举措,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精品景区景点,争创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服务,乡村旅游产业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活了经济、富了百姓。
夯实基础
——美丽乡村展新姿
春夏,绿荫匝地;秋冬,满道金黄。四时景不同,四季景宜人,配上远处山势的变幻,置身其间,如在画中行……年年都有大批游客前往永济镇耒水国家湿地公园体验旅游观光的乐趣。
众所周知,耒水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主要包括湘江最大的支流——耒水河流主体以及周边缓冲区域,由南向北呈廊道走向,最南端至蔡伦竹海,最北端至永济镇大众村与衡南县江口镇交界处。
与江口鸟洲隔河相望的永济镇大众村山林中,以白鹭、池鹭等鹭科鸟类为主的野生鸟类多达十万余只,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野生鸟类栖息地之一。
依托这一优势资源,永济镇逐步加大对鸟类、湿地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重点保护桐子山、梁家凹山鸟类资源,突出保护水源水质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强化鸟类文化、蔡伦文化、农耕文化建设。
同时,该镇积极配合建设好湿地公园及观光廊桥,并以大河边村、大众村为中心,以五里牌至大河边为主轴,全力做好造林、修路、亮装等工作,搞好宣传,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镇域经济发展。
永济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自然资源形成了它自成一体的魅力,也提供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土壤。这些年,为了让乡村旅游“活”起来,该镇首先采取措施让乡村美起来。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理念,永济镇采取多方举措,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共投入240万元资金,完善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了城镇精细化管理,安装路灯130盏……
科学的规划蓝图对乡村旅游发展至关重要。为激发自身动力,永济镇政府强化规划引领,先后投资了80余万元完成镇区规划修编,2016年6月市政府批复了《永济镇总体规划(2015-2030)》的修编。
《规划》从永济镇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镇较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判断与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和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完善产业布局规划,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镇区布局,增强镇区服务功能,加强服务管理,致力于把永济镇建设成为宜居、宜旅的生态型田园城镇。这一系列举措,为永济镇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旅结合
——产业富民生活甜
“真是没想到,村里自从搞了一个荷花基地后,每天都有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玩赏,不仅带动了村上发展,还让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真是太开心了……”这是永济镇大众村5组村民熊义喜的一番感慨。
据悉,今年69岁的熊义喜是村里的五保户。随着年龄增大,他无法再外出打工,现在回到本村被安排在荷花基地务工,每月能有1800元收入,这让他非常满足。
熊义喜口中所说的荷花基地,也是村里“能人”返乡发展产业的产物。据了解,大众村村民熊军华原本在衡阳市做怡宝水总代理,后来他发现乡村旅游带来的商机,便毅然返乡创业。
今年3月,熊军华成立了大众村旭莲公司,紧接着就在村里着手建设了荷花基地、向日葵园、葡萄园和休闲农庄。今年7至8月,来这里观赏荷花、看鸟、吃土菜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天至少有500至600名游客,高峰时达3000人左右。其中,仅荷花基地,就吸收周边村民长年务工达100人,7、8月采莲季节,甚至多达200名村民在基地做事,每日工资可达100元,这让当地村民很是知足。
在永济镇,像大众村一样发展乡村旅游助民脱贫致富的村庄不在少数,大河边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精心打造的宋氏宜园景点,更是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据悉,宋氏宜园与衡南江口镇隔河相望,80年代因江口鸟岛名扬衡阳。民居座落有致,绿树成荫,干净整洁,村民安逸祥和。上世纪90年新建的宋氏大祠堂实用而气派,村口的一颗硕大樟树枝繁叶茂,是宋家村的标志,它犹如好客的农家人张开双臂欢迎远方来客,又如天降神卫日夜守护着村中居民。
宋氏宜园占地56亩,“雄厚资金、文化品味、执着精神”的无缝结合是宜园的最大亮点;“徽派结构、水乡风格、堪舆理论”的有机结合是宜园的最大特点。走进宜园,无论站在哪个点上,都能感受到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远近高低的层次,无不给人一种“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豪华气派的宜园,加上自然田园风光,确是耒阳新农村建设的又一大亮点,每年都吸引数千游客慕名而来游玩,有力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前期特色小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永济镇通过专业策划和业态植入,把生态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功能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新路径。
“现在,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乡村环境变好了,今后,拟计划在乡村多找一些‘乡村振兴机遇’,多打造一些乡村亮点及品牌,让更多外地游客知晓我们永济镇,并到这里来旅游观光……”谈及未来发展,该镇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起来,让村民更富,乡镇更美,经济更强。”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永济镇,正凭借争创旅游名镇的东风,上下一心,开拓创新,全力以赴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责编:唐曦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