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湘菜报 2017-06-06 15:06:59
【名片】朱克纯:1944年生,湖南常德人,厨龄60年。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首批注册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认定的11名中国湘菜大师之一,常德市饮食服务公司原总经理。1999年入选《湖南省烹饪人物志》、《中国名厨录》,2016年担当《常德菜地方标准》起草专家。油案、白案全拿得起。业界评价,他是为数不多的综合烹饪技艺至高的湘菜大师之一。
朱克纯大师生活照
把孩子背到厨房的厨师
看看书,弄弄菜园,携老伴散散步,做几个家常菜。这是古稀之年的朱克纯一天的写照。
他极为低调,若非个别重要赛事担当评委,鲜少见他露面。身板瘦削,言简意赅,谈及湘菜,激动时咳不停。
厨师这重身份,毕竟遗留了职业症候。
在第四届味园厨艺交流会上发言
登顶湘菜之巅,有多少辛酸,不为外人道?
“讲多点,我要流泪。”第一桩,是朱克纯初为人父时,也是其从厨十多年后。彼时,老婆在楼面忙活,儿子没人带,朱克纯把儿子带到厨房,背在背上炒菜。儿子在背上玩,在背上打瞌睡。油烟堆里,这一背,便是4年。如今,儿子继承衣钵,在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主厨。
第二桩,得追溯到1957年,13岁的朱克纯来到常德双鹤楼当学徒。出生在一个清贫人家,朱克纯是5兄妹中的老大,打小就挑起了照顾弟妹伙食的担子。早点出来为养家,那个年代,厨师算得体面行当。
挑水、烧煤、宰鸡杀鸭、打荷……参加工作不久,他把仅有的7元钱工资,除开3元钱伙食费,每个月寄3元钱回家,自己只留1元钱。
第三桩,也源于入行初时。那时,很多炒菜师傅并不愿将技艺外传,对于自己喜欢的弟子,才愿教一点功夫。为博师傅欢心,他跑前忙后,帮其倒夜壶、卷烟叶、分担重活。
朱克纯与任伟政
海参、燕窝、鱼翅、鲍鱼……传统高端湘菜食材许多干货,胀发是关键且极难的技艺。浸泡时间、火候大小等,直接关系到菜的出品和味型。
夜间10点休息,凌晨2、3点起来加火。朱克纯求知若渴,常从睡榻爬起,躲到门后偷偷学习师傅的胀发功夫。早上5点常起不来,被师傅硬生生敲脑壳。
钵子菜
常德第一个公派出国的厨师
“我站炉子的第一个菜,是红烧豆腐。”朱克纯的脸忽然绽开,那是学徒3年后。没味精、油尚金贵的年代,豆腐切小块入锅,水煮。盐、酱油、芡汁入味,装盘淋点明油,撒些葱花,极简的做法,烹出豆腐的香嫩,如花在心中绽开。
15年,从青葱少年到壮志青年,朱克纯在双鹤楼始终如一。1972年,因勤勉、忠专,他被常德市饮食服务公司先后调到荣福楼、常德饭店二餐厅、新潮酒家实习餐厅等地主厨,厨艺精进。
1986~1988年,外交部从常德市借调,派朱克纯到埃及亚历山大总领事馆工作。朱克纯成了常德餐饮史上第一个公派出国的厨师。
在领事馆的日子,江浙菜、沪菜等大菜系融汇一堂,开阔了眼界,其厨技更上一层。
少辣、少油、微甜的味型,精细鲜嫩的口感……朱克纯并不信奉“拿来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将兄弟菜系与湘菜糅合,改良家乡菜,创新了糖醋里脊、油焖大虾等菜品,广受赞许。回国后,开始担当主厨,给年轻厨师们传道授业。
红烧豆腐
把传统湘菜坚持到极致
红煨蹄膀、白鳝、方肉等,都是朱克纯的拿手菜。不过,时代变迁,论今时湘菜,朱克纯与湘菜泰斗聂厚忠观点几近,“现在的湘菜大多一个味:辣味,调料味,全乱套了。”
以黄焖鸡为例,朱克纯的传统做法是:活鸡宰杀,放血后初加工处理,洗净、斩块后置入锅中煸炒,然后放生姜、盐调味,根据鸡的老、嫩决定加水深浅,大火烧开后改炮台火久煨。成品汤色黄润,味感咸鲜,鸡肉软烂,鸡是鸡的鲜。
而如今见到的黄焖鸡,机械宰杀,放不干净的鸡血冲入鸡肉内,高压锅压制十几分钟,一把辣椒垫底,鸡肉带乌色,辣味、咸味、味精味,覆盖了鸡的本味。
见微知著,朱克纯认为湘菜不该脱离传统,“传统湘菜烹调技法中好的方面要遗留,跟现在好的食材相结合,烹出湘菜好的本味。”
文/陈潇 图/周佳珉
黄焖鸡
责编:郑礼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