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16-04-04 19:47:01
七百余年家国情 湘乡西亨曹氏清明祭祖侧记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曹辉
4月4日,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中午12时,53岁的曹自强在双峰县杏子铺镇宗亲曹灌斌家吃过中餐,匆匆忙忙往长沙赶。他要乘坐下午4点多的高铁返回湖北宜昌。自2012年以来,他已记不清自己是多少次往返于宜昌—长沙—湘乡—双峰这条线路了。
对于他而言,湘乡西亨是他的老祖宗生活的地方。湖北宜昌,是他的祖辈自1868年迁居后的第二故乡。4年前,他终于弄清楚了他的老家在西亨。
4月2日上午,曹自强和数百位湘乡西亨曹氏代表,齐聚杏子铺,致祭于开派始祖庚三公暨母朱儒人墓前。他亲笔撰写的祭祖文写道:湘乡曹氏,祖七肇基……籍于真定,彬公后裔,世禄之家,皇宋第一。端平丙申,元兵犯逆,祖公友闻,皇命出征。阳平一役,兄弟就义,时我祖七,韬踪敛迹。南康都昌,石壁山憩,嘉熙戊戌,再徙湘邑。……德忠庚三,西亨僻居,崇山峻岭,道路崎岖。……七百余年,子孙藩繁,二十九代,济济一堂。……先祖有灵,佑我一方,保我宗族,幸福吉祥。
曹自强介绍,湘乡曹氏生活在老湘乡县,现主要分布在今湘乡市、双峰县、娄星区、涟源市,以及湖北、安徽、江西、广东、江苏等地,还有的移居海外,总人数估计有数万之众。湘乡曹氏始祖祖七公原居今河北灵寿县,宋端平三年(1236年)迁今江西九江都昌县之石壁山,嘉熙二年(1238年)再迁于湘乡,至今778年。配颜氏,子三人,以其居住地发派。其三子庚三公居西亨(今双峰县杏子铺镇西亨村、立爱村),创西亨房,分堂号为“立爱堂”,至今已传29代。
湘乡曹氏人才辈出。“我族前辈,灿若星辰,或为文臣,亦为武将。有为文哲,又表华章,名提青石,史册标榜。”自宋、元、明、清,至民国而今,曹亮、曹廷用封疆守土,曹仁祥、曹襄丞以文武治戡乱,曹名金与曾国藩父亲是同窗好友,后主讲涟滨书院,时湘上科甲之士多出其门。曹志忠抗法保台名震中外,曹仰山辅佐(方)志敏共同赴难,曹芳震驾机抗日血洒长空。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曹自强说,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大大小小的家族,才组成了我们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西亨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我们一定要把湘乡曹氏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做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人。
72岁的曹振光退休前是省财政厅综合处处长。他去年12月拿到电子版的24册族谱后,花了3个月时间认真看了几遍,随后靠手写写了一篇近八千字的散文《梦回西亨》,文章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富有文采。
曹振光总结了西亨曹氏的5大特点:忠君忠朝、读书为尚、敬宗睦族、克己奉人(公)、务实求变。他说,曹氏老谱载有家训十要,一要早输国课,要人明白“赋税之征国家法度”也。把赋税之征作为家训首条实为少见。在近代史上,湘乡出了一位忠君忠朝的代表人物曾国藩,他所引领的湘军血战江南,攻克天京,其中就有一大批曹氏先人投入战火,他们在战斗中英勇顽强,立下了赫赫战功。
“古今我族,重德笃行,家尚诗书,人敦礼厚。湘乡人要有出息,无非两条途径:读书和当兵。所以西亨曹氏特别注重子孙读书。家训十要第五就是‘要教子读书’”。曹振光介绍,在历代曹氏家谱的传记中,记述了一些名人读书作官之后,为族人做了功德圆满之事,如记述西亨曹拱臣先生之《学田记》。曹拱臣官居湖北施南府知府,他捐田一百亩,用于族里的教育基金,还把他两个儿子作为捐契人之一,不许反悔。1912年,曹拱臣由民国副总统黎元洪聘充政治顾问,后归隐,捐资办学,成就善举。
曹振光说,“雍睦成风”是曹氏聚居之族风,西亨曹氏宗亲一直和谐相处,互敬互爱,相敬如宾。家谱中之“立爱堂说”:“夫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立爱自亲始”。用现代人的话来说,一个不爱自己父母亲之人,何以成为爱国之士;不敬重自己先祖之人,何以取得别人信任;整日和自己族人或邻居过不去甚至于算计别人之人,更是令人唾弃之小人也!所以,西亨曹氏父母经常教育子女,如在路上见到长辈要尊敬叫人,不要和别人争吵,吃亏是福等等。正因为有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几百年来,西亨曹氏子孙违法犯罪之人微乎其微。
责编:谭思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