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满潇湘 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在长沙展演

[作者:刘思佳 刘丹青] [来源:华声在线] 2023-11-15 23:01:40

华声在线·新湖南客户端11月15日讯(记者 刘思佳 通讯员 刘丹青)群众唱主角,欢乐满潇湘。11月15日晚,2023“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展演在湖南大剧院上演。全省各市州精选出的19个优秀新创群众文艺节目集中亮相,300余名群众文艺爱好者参与演出。

欢乐满潇湘 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在长沙展演

2023“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展演在湖南大剧院上演。

展演分为“锦绣潇湘”“情暖潇湘”“幸福潇湘”三个篇章,以潇湘美、潇湘情以及湖湘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抒发情谊、描绘湖湘精彩画卷,作品涵盖民族民间题材、现实题材以及红色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呈现出湖湘文化繁荣的景象。

欢乐满潇湘 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在长沙展演

群舞《伞·承》

展演现场,“草根”演员们“各显神通”,通过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原汁原味的群众文化生活,展现湖南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丰硕成果。参加展演的作品中,有极富湖南地域文化特色的侗笛重奏《侗乡素描》、女声小组唱《我的家乡很湖南》,有立足于新时代城乡变迁的情景山歌表演唱《波罗山上换新颜》、花鼓表演唱《喜看山乡新巨变》,有反映群众新生活、社会新业态的现代花鼓小戏《十八碗》等。接地气、贴近生活的原创作品带给台下观众欢声笑语,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欢乐满潇湘 全省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在长沙展演

湘剧戏歌戏舞《新征程·再起航》(以上图片均由高慧 摄)

本次展演导演组负责人姚倩表示,“欢乐潇湘”展演充分体现了群众的参与性,普通群众真正成了作品创作与舞台演出的主角,以灵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舞台演出不靠复杂的舞美、灯光来装饰,而是靠演员的表演打动观众。

小组唱《讲萨啰》是一首无伴奏原生态演唱形式的苗歌,讲述了苗家生活的变迁,表达了苗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党的感恩之情。演唱者都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普通群众,他们都是从花垣县文化馆举办的公益培训苗歌班里选拔而来。“这个节目能进入‘欢乐潇湘’决赛,体现了我们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成果,‘欢乐潇湘’给予了我们普通老百姓展示的舞台。”该节目主创石荣青说。

现代花鼓小戏《十八碗》以湖南传统花鼓戏为艺术形式,讲述非遗项目“浏阳蒸菜”的创业故事。主创团队多次走访浏阳知名蒸菜餐饮品牌,向从业者采访取经,了解他们的工作细节。“优秀的作品应该根植于我们脚下的湖湘土地,只有真正从生活中汲取灵感素材,作品才能更打动人心。”《十八碗》主创、浏阳市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鲁子龙表示,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更多观众了解花鼓戏和浏阳蒸菜这两项文化名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少儿舞蹈《唱着歌儿去韶山》则聚焦红色研学主题,通过少儿的视角,用舞蹈的形式介绍韶山研学教育阵地,描绘了孩子们在研学中参观展览、聆听思政大课、召开主题班会的场景。“我们的演员都是来自湘潭各个学校六七岁的孩子,希望通过节目的排练、演出,让孩子们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过程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该作品编导李金凤介绍。

“欢乐潇湘”全省群众文艺汇演活动创始于2013年,十年来累计开展文艺演出2万余场,参演节目近16万个,参演群众文艺团队2万余个,累计参与群众超过200万人次,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达6500万余人次,是湖南组织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演出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据了解,主办方还将于12月底组织“欢乐潇湘”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赴岳阳市君山岛景区、郴州市汝城县、张家界市永定区、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等地开展“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欢乐潇湘”优秀文艺作品巡演暨文旅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为群众呈上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大餐,真正实现文化惠民。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推进湖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让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公共文化服务深入基层、走入群众。

本次展演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南省文化馆、各市州文旅广(体)局承办,旨在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的热情与活力。

(一审:蒋俊 二审:王亚奇 三审:禹振华)

[责编:兰宇琪]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