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市水利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1-11 15:11: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1日讯(通讯员 于明)今年以来,祁阳市水利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工作实效彰显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推行农村饮水高质量发展。“以前一遇干旱大家就愁水,现再也担心了!”望着白哗哗的自来水,观音滩镇三合村村支书喜笑颜开。三合村人饮工程存在季节性缺水,经查实,是因为水源水量不足致使供水不正常,特别是3、4组因地势较高经常性缺水。急民所需,今年7月市水利局立即安排资金,新建水井一口、管网2km,解决了这“急愁难”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现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0处,其中千吨万人水厂6处,千人水厂94处,千人以下水厂60处,直接供水人口71.15万人,农村高质量自来水普及率83.3%。同时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工程建管专业化、运行管护智能化”的建管思路,着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工程大村甸水厂已建成通水,其经验被水利部在全国推介宣传。

规范小型水库运行管护。祁阳市239座小型水库大多建于上世纪50至70年代,受当时各方面条件所困,水库建设标准较低,加之运行多年,大部分水库存在病险、超标洪水、管理缺失等三大风险,为确保全市水库安全运行,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势在必行。市水利局建设与运行管理股披荆斩棘,翻山越岭,实地调查了境内所有小型水库运行管理现状,在实地调查基础上于今年4月编制完成《祁阳市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方案(2021-2023年)》,方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将全市239座小型水库管理从分散式管理转变为统一管理、专业化管护,明晰产权,确定运维管理范围、管护标准。改革后,水库内外坡的杂草灌木得以清除,一些小二型水库首次露“真容”,水库大坝实现了一人一库日常巡查,老化破损部位得以及时发现并进行维养处理,降低了水库运行风险,同时有效保护了水库环境清洁,提升了水环境水生态,为乡村振兴大战略提供了优美的库区环境。

治理河道安澜提质。祁阳有250条河流,其中湘江100.8公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水利局河道站常年奔走于境内江河治理工程现场,监管工程质量,提供技术服务。2021年祁阳市河道整治项目有湘江治理白水镇段、湘江治理黄泥塘段、中小河流治理祁水二期工程等三处,湘江治理白水镇段治理河段总长2.62km,湘江治理黄泥塘段治理河段总长1.46km,祁水二期工程治理河段总长10.1km。河道治理主要对河道岸坡平整、衬砌及绿化,护坡形式采用浆砌石阻滑墙护脚+浆砌石护坡+生态砖护坡新工艺,它既生态环保又兼具景观功能,且能防止水土流失。自“十三五”至今,祁阳市已完成湘江治理48.5公里,中小河流治理28公里,完成总投资 1.55亿元,境内河道安澜和景观得到大幅提升。

推行河长制建设幸福河。以保护水环境、水生态为目标,祁阳积极探索实践“党建+河长制”治理模式,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水资源、治理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走出了“河长治”的祁阳路径。为保护一江碧水,祁阳市率先实施“智慧河务”,对境内66条主要河道和重点水库实行全方位监控,用现代信息化技术监管河道。“智慧河务”典型经验2020年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为激励基层河长履职,2021年试实行河长述职制,河长履职与年度考评挂勾,同时让河长制“进党校、入党课”。为改善水环境建设幸福河,各镇(街道)将幸福河与农村人居环境、与美丽乡村、与乡村振兴建设相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日祁阳正在深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利工程除险及维修养护专业化、江河治理提质、灌区改造提效、水资源与水土保持严控降损、河长制有力有效等六项工程,解决人民群众“急愁难盼”的涉水问题,著写水利发展新篇章。


责编:刘志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