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承办第五届中国环境技术经济前沿论坛

    2021-11-09 18:37:36

新湖南客户端11月9日讯(通讯员 谷阳 王超 摄影:赵嘉欣 戴驿欢 刘文正 何妍)11月6日至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主办,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环境技术经济前沿论坛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国内著名高校300余名学者相聚云端,共同探讨中国绿色创新与转型发展新路径。

会议现场赵嘉欣/摄

11月6日上午,开幕式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办公楼5楼视频会议室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海舰、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刘长庚、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郭塨分别致辞。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寒波主持开幕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海舰致辞刘文正/摄

李海舰热烈欢迎各位学者参加此次论坛,衷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为本次会议的辛勤付出,并期待会议能为探索如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校长刘长庚致辞戴驿欢/摄

刘长庚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各位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给予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历史沿革、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期待此次论坛能够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挥重要作用。

长沙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郭塨致辞 戴驿欢/摄

郭塨表示,此次论坛将为长沙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希望进一步深化政校合作,促进长沙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开幕式后,主旨报告、分论坛等活动相继举行。在主旨报告环节,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等10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多方解读、建言献策。林毅夫在“高质量发展: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主题报告中,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对为什么要提出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教授从疫情冲击、双碳约束背景下分析了全球产业链的变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研究员认为,要理解中国气候目标要有内外一致的逻辑,对外落实《巴黎协定》,对内承诺尽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兵概括了中国营商的环境和成功经验,认为营商环境与地区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优化营商环境能否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问题;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余泳泽教授从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地方政府自主性环境约束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河长制演进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了中国式的环境规制理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齐绍洲教授从“碳中和”的本质出发,结合全球的碳市场发展趋势,就我国碳中和目标下碳市场的作用机理和碳价格预测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邵帅教授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切入点,提出要以经济集聚和产业布局优化方式解决区域一体化下的工业污染集聚问题;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经济体制研究室主任金书秦基于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解读和具体实践,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探讨了如何带动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问题;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尹向飞基于DEA-Weakness模型就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和分解问题,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平等测算和分解进行了有益探索;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友国深入分析了我国双碳目标的区域差异化特征和影响因素,提出碳减排节奏应与所处低碳发展阶段相适应。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在线上作主题报告戴驿欢/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雪松教授在线上作主题报告何妍/摄

6场分论坛中,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的34个研究团队分别聚焦“绿色创新(区域)”“绿色创新(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环境规制与绿色转型”“农村与流域高质量发展”“新结构环境经济学与绿色金融”等领域作主题演讲,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小组点评人对每一项研究成果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参会师生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