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广场街道:和平美好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020-12-16 09:34: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谭丹丹

宽阔的柏油马路、粉刷一新的楼栋、崭新的休闲设施……12月10日,住在雨湖区广场街道和平社区的刘娭毑刚从外地的儿子家回来,发现小区的环境大大改善,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据了解,这一切都得益于社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雨湖区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在“创开刺破”方略的推动下,和平美好社区作为湘潭市第一批美好社区的示范点,项目建设有条不紊,目前项目基础类建设已经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居民们的幸福指数有了大幅提升。

党建引领 居民参与

和平美好社区由广场街道和平社区、建设社区、福利社区组成,遵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旨在努力建设“安全、便民、绿色、整洁、有序”的宜居家园,打造“5-15分钟生活圈”,推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这次改造为片区内14个老旧小区,涉及102栋房屋,3196户住户,建筑面积28.33万平方米。

自项目启动以来,广场街道坚持“党建领航,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建立“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四级党组织联动机制,形成“支部引领、党员担当、发动群众、小区自治”的治理思路,形成共建、共管、共享、共治的长效机制。

分片包户责任上肩。以网格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基础,以小区网格为单位,发挥党小组长、楼栋长力量,发动改造范围内的71名党员骨干志愿者启动“党员分片包户,精准入户走访”责任制,形成“党员分片包户无遗漏”的全面走访摸排机制,将改造内容、设计方案、改造效果在片区范围内进行动态公示;按照“一户一策”原则,党员主动发声,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一对一交谈,重点围绕改造意愿、门禁安装、物业管理、违建拆除、电梯安装“5个是否”倾听民意诉求,梳理意见建议,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对接设计。

先锋带动强化合力。按照“分片包户、一户一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模式,动员社区、楼栋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支持改造、率先拆除违建,着力发挥党员骨干先锋模范作用和居民代表号召力,发动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邻里关系和谐、热心公益的居民群众,在参与改造、拆违清障中凝聚强大工作合力。群众慢慢由最初的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主动参与改造,促进了拆违工作高效开展。

自治物管健全机制。坚持居民自治与物业管理相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3个,引进物业公司2家,健全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创开刺破” 主动联系

据了解,项目主要聚焦“水、电、路、气、网、梯、安”等基本功能,以菜单形式确定改造内容和基本要求,对小区道路、排雨排污、景观绿化、管线布局、照明系统、治安系统进行专项设计,确定改造重点;同时引入智慧安防、智慧城市理念,整合现有配套公共设施,利用闲置资源,打造邻里中心等服务设施,完善电子门禁、治安监控防控体系,增设口袋公园,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项目的推动,是多部分、多单位配合的成果。广场街道作为这一项目推进中各方协同的联结点,变“被动”为“主动”,变“参与”为“牵头”,在宣传发动、意愿征询、规划设计、管网布局、开工建设等各个环节主动作为,牵头召集各方充分沟通,实现居民群众“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的意愿与项目实施的充分融合。

为了快速推动项目的建设,广场街道把雨湖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和“刺破”作战方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项目建设中职责不清、信息不畅的问题得到破解,单兵作战、各自为政的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得以推进顺利。

和平美好社区覆盖市委党校、市机关事务局、市民政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宿舍区,为了破解项目建设中的难题,广场街道积极引导驻街企事业单位集资筹资,同步实施改造,统筹推进美好社区建设;与江麓集团、省建三公司积极对接,将国企“三供一业”改造与美好社区建设“无缝对接”,有效破解控违拆违、资金筹集、后续管理等难点问题。

统筹资源 改出特色

项目启动后,广场街道坚持“共驻共建、融合发展”,统筹多方资源形成共建合力,改出特色。

用活政策资源,破解资金难点。统筹住建、发改、财政、文体、民政等部门涉及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设施、亚行低碳社区、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等方面的国省市补助资金,整合用于老旧小区改造,对接规划设计,实现项目匹配,发挥上级补助资金的最大效应;《湘潭市支持市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吸引社会资本、居民共同参与。

整合要素资源,破解便民难点。围绕“菜食住行购、教科文卫体、老幼站厕园”,合理规划改造范围内的便民配套基础设施布局,将省建三公司闲置荒废的老食堂、锅炉房及低矮工棚拆除,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规划新建和平邻里中心,打造集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商业设施等为一体的“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整合江麓俱乐部升级改造项目资源,达成配套公共图书馆、工人文化宫项目建设意向。

挖掘文化资源,破解特色难点。和平美好社区规划设计融入了小区内江麓机械厂特色的军事、红色教育元素,塑造军民融合+红色教育的特色美好生活社区。为此,广场街道因地制宜,依托市委党校红色元素,打造马坡里路段党建文化长廊;结合江麓集团军工特点,打造互助路段军事文化长廊,以文化长廊、绿化景观打破小区间的围墙隔断,以历史文化脉络串联起原本相对孤立分散的小区,出特色、出亮点、出成效。

此外,广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发挥“四员”作用,助推和平美好社区老旧小区改造。自改造项目动工以来,由党员群众组建的新时代文明时间所(站)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充当起改造参谋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对改造项目向居民进行介绍,并耐心倾听小区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对小区居民提出的关于施工改造相关问题予以耐心解答,同时在小区门口显眼位置张贴安全文明施工温馨提醒。还制定了帮扶方案,分步骤实施帮扶工作,并且还利用社区治理“四治一体”新格局,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民解疑,谋福祉,拉动社区与居民协作关系的同时,全力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再上新台阶。

4月底,该社区改造工程正式实施,目前已完工。“小区变化很大,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现在感觉住进了新小区。”居民陈娭毑表示,让她感受最深的是,过去小区内各类电线交错纵横,线路严重老化问题凸显,安全隐患大。这次改造实施电网入地,让社区居民彻底告别头顶“蜘蛛网”的历史,消除了隐患,也让社区变得整洁美观。

责编:戴贤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