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一线工作法”考察识别干部

    2020-07-30 11:15:12

作者丨欧阳志军

“一线工作法”,简而言之,就是坚持在攻坚克难实践一线发现和识别干部。实践证明,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辨识干部忠诚、检验干部担当、识别干部才干、评判干部实绩、了解干部口碑,把“好干部”标准落到选人用人工作实处。使干部考察更接地气,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的干部选拔出来,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让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者脱颖而出,确保考察成果全面、客观、准确和公正,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笔者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习期间,被省委组织部抽调参加脱贫攻坚干部考察,有机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发现干部。深切体会到,这种干部考察“一线工作法”,是发现和识别干部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现结合实际,谈谈对干部考察“一线工作法”的初浅思考。

一、“一线工作法”是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的有效途径

把好干部考察关,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从平时的干部考察情况看,组织部门严格按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办事,从考察人员的组织,考察方案的制定,民主推荐、个别谈话、查阅档案、实地走访等考察活动的实施,都严谨细致,程序规范,做了大量工作,发现、选拔、任用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但也存在方法较单一、内容不全面、结果有时不够真实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有时考察质量不够高,没有全面客观地反映干部的德才素质,甚至在群众中还存在干部考察是“走形式”、“走过场”的议论。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干部考察方式,真正把干部考准考实。在这次脱贫攻坚干部考察实践中,考察组直接下沉到脱贫攻坚第一线,与广大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谈心交心,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在农家院落察看扶贫成效。这种干部考察“一线工作法”,对干部的考察识别更直接、更具体、更全面、更客观。实践证明,在攻坚克难一线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是坚持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的有效途径。

)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辨识干部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讲政治,是否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能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把党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贯彻好、落实好、执行好;能不能扎根基层,坚守一线,为民服务,矢志奉献;能不能在矛盾、困难甚至危险面前不计个人得失,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勇往直前,这是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是否忠诚的“试金石”。通过“一线工作法”,真正到实地去考察干部,可以从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中看出一个干部的政治品格。考察中,我们发现一大批干部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我们党正是有着这样一支信念坚定、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无比忠诚的干部队伍,才取得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伟大成就。

(二)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检验干部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他还强调:“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艰难困苦面前,可以更清楚、更全面地检验一个干部是否有大局意识,是否有担当精神,是否有为民情怀,是否有勤勉务实的作风。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一大批干部把脱贫攻坚当作一份事业,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头,把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攻坚克难,干到实处,这就是担当作为的具体表现。通过深入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可以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三)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识别干部才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既要大胆讲政治,又要善于讲政治;既要矢志抓发展,又要善于抓发展;既要勇于抓改革,又要善于抓改革;既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又要善于化解矛盾和问题;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不仅要豁得出去,顶得上去,还要干得下去;不仅要有干事的激情,还要有成事的能力和水平。通过“一线工作法”,可以从具体实例、群众评价中发现干部能否驾驭全局,能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能否带领群众致富,能否化解矛盾和风险,从而对其综合素质作出更客观的判断。

(四)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评判干部实绩

脱贫攻坚不看广告看实效,需要脱真贫、真脱贫。“两不愁三保障”到位没有,安全饮水解决没有,产业发展没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通过“一线工作法”,对党员干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实不实,工作成绩大不大、群众满意不满意,会有更直观的认识。

)坚持“一线工作法”可以更好地掌握干部口碑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一个干部德行如何、能力如何、作风如何、业绩如何,心里是否装着群众,是做虚功还是干实事,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习近平总书记说:“真正的政绩在老百姓的口碑里”。“什么是作秀,什么是真正联系群众,老百姓一眼就看出来了。”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刚开展面上谈话时,就发现一些干部反映非常好。在随后的深入走访中,进一步得到了验证。因此,运用“一线工作法”,可以把口碑好、群众公认的好干部真正发现出来。

二、“一线工作法”是考准考实攻坚克难一线干部的可靠法宝

攻坚克难一线,是培养、锻炼、考验干部的关键场所。考察干部只有到一线去,才能最真切地感受党和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才能更直接地观察了解考察对象的言行举止,才能更真实地听到人民群众对干部的评价。从这次考察实践看,我认为在具体考察工作中,要突出“四个重点”、坚持“七种方法”。

(一)在考察内容上突出“四个重点”

考察干部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表现、道德品行、履职能力、工作业绩、党风廉政、工作作风、群众评价等多个方面。到一线考察干部,对干部的了解更直接、更具体,对干部的分析也会更客观、更全面。由于在一线获取的信息更多、更庞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抓住关键、抓住重点呢?主要应把握如下四点:

一是突出政治标准。讲政治,是领导干部最基本的素质。在考察中主要看其政治立场是否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贯彻执行党组织的决策部署上,是否态度坚决、措施有力、步调一致;是否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是否严守政治纪律,对上级的决定和要求令行禁止,不打折扣,不搞变通;是否强化宗旨意识,树牢群众观点,时刻心系群众的安危冷暖,主动解决群众最急、最难的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是突出政绩导向。工作实绩,可以反映出干部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和作风的好坏。要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用干部的鲜明导向,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者得利,让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者脱颖而出。到一线去考察识别干部,就是要了解干部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看其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看攻坚克难的能力强不强、破解矛盾的方法多不多;看作风是否务实,推进工作的力度大不大,成效好不好;看任务目标是否完成,各项工作是否落地见效,事业是否发展了,民生是否改善了,群众是否满意了。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通过对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前后左右工作成效的对比,通过城乡面貌的改变、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发现干部业绩大不大、好不好,从而做到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

三是突出群众公认。群众是最重事实、最重实际的。要想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就必须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设身处地为群众谋利益。干部的素质高不高,能力强不强,作风好不好,政绩突出不突出,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干部考察的“一线工作法”,就是走群众路线,使干部考察更接地气,真正把那些讲奉献、口碑好、群众信得过的好干部优先推荐上来。

四是突出廉洁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真正把忠诚党和人民事业、做人堂堂正正、干事干干净净的干部选拔出来,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考察识别一个干部,就要着重考察干部在面临各种利益诱惑时的心态和表现,要从职务升降、岗位调整、任务变化等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中观察分析他们的心理变化,见微而知著,看干部是否真正具有坚定的党性观念、纪律观念以及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和荣辱观。

(二)在考察方式上坚持“七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环节。实践表明,运用“面上谈、个别访、实地看、广泛阅、重点核、随机查、综合评”七种方法,可谓行之有效。

面上谈就是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谈话,总体掌握一个地方干部的概貌,对一些口碑好的干部心里有个底。面上谈的对象主要是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县处级干部,乡镇、街道以及县市区直属部门主要负责人,纪检监察部门和组织部门班子成员。这些谈话对象总体素质高,对干部情况相对了解。通过广泛谈话,有利于发现干部队伍中的佼佼者。

个别访就是围绕考察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走访,更加深入地掌握考察对象的具体情况。个别访谈的对象一般是考察对象平时接触多的同志,如所在单位的同事,分管单位的负责同志,所联系乡镇、街道的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帮扶对象等。

实地看就是实地查看考察对象所分管负责或具体组织实施的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调查了解具体承担工作的进展以及实施的成效,观察城乡面貌的变化情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听取群众的意见反馈,对其工作实绩进行直观分析。

广泛阅就是广泛获取、查阅与考察对象相关的各种资料,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个人事项报告、工作通报、审计报告、信访复议诉讼事项等,增强对考察对象的了解。

重点核就是对于能集中反映考察对象能力、素质、政绩的具体事例、工作经验、工作亮点、突出业绩,以及各种渠道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核实,做到去伪存真。

随机查就是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选取地点、项目和干部群众,实地走访,听取意见,从不同侧面加深对考察对象的了解,掌握更多的一手材料。

综合评就是对干部作出综合评价,通过差额考察与比较,确定拟推荐人选。在具体考察过程中,可采取面上访谈并结合地方党委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考察人选,再采取差额考察的方式深入考察,最后综合研判考察过程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认真比选确定推荐人选,确保考察成果全面、客观、准确和公正。

三、坚持“一线工作法”考察识别干部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只有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选出来用起来,才能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要推进干部考察“一线工作法”与攻坚克难工作有机融合,着力推进长效机制的构建。具体来讲,应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考察干部与推进攻坚克难工作的关系

干部工作是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的,并为之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党的事业尤其是攻坚克难一线,为广大干部提供了施展才干、锻炼成长的广阔舞台。在攻坚克难一线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又可以更好地激励干部干事创业。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线工作法”发挥好激励、督促、关怀三个作用。一要发挥好激励作用,要通过在攻坚克难一线考察识别和培养选拔干部,让有作为者有位置,让埋头苦干者有奔头,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更好地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二要发挥好督促作用,要把考察识别干部的过程作为督促检查工作的过程,既发现优秀者,也鞭策落后者;既总结工作经验,也指出问题不足,推动攻坚克难工作持续发力。三要发挥好关怀作用,要在干部考察中认真了解干部工作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从而,把组织上的关心贯穿于干部考察的始终。努力做到政治上关心,精神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心理上疏导,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让广大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到攻坚克难实践中去。

(二)处理好关键时刻考察与构建长效机制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重大场合、重大事项、重要时期,往往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政治品格、德才素质和责任担当。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就属于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检验、评价、发现干部。要认真总结其中的好经验好方法,发现和提炼其具有规律性的东西,由此及彼,扩展到攻坚克难的其他领域,使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成为考察识别干部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尤其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干部,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把干部的一时表现与一贯表现联系起来,让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

(三)处理好正向激励干部成长与反向惩戒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使那些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那些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那些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那些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得到褒奖和重用;使那些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凝聚党心民心。”因此,我们要注重一线考察干部成果的运用,既要坚持正向激励,对优秀干部大胆使用、培养储备、表彰奖励;而对于不担当不作为,甚至违法违纪的干部,要根据具体情节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只有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真正让优者上、庸者让、劣者汰,干部队伍才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朝气、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光辉事业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结语

笔者以前没有做过干部考察工作,但这次受组织委派,有机会参加了一次最接地气的干部考察锻炼。在两个月时间里,我常常被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事迹所深深感动,也为我们的党、为我们的人民拥有这样一支优秀干部队伍而倍感自豪。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把干部队伍教育好、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是脱贫攻坚工作决战决胜的关键所在,也是党和国家事业持续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对干部考察工作还不太熟悉,没有更多的发言权,只是觉得“一线工作法”是一种好方式、好做法,对于全面客观评价干部、准确选拔任用干部,具有重要意义。此为有感而发,亦是对完善干部考察工作之肤浅建议。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第58期中青一班学员、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矿业权管理处处长)

责编:曾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