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业:“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

    2020-04-13 11:25:57

胡安宁,青年学者,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研究。

【观察者】

就业是每年的毕业季绕不开的话题,因为它对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离开学校开始就业代表了一个人迈入新的人生阶段,如何顺利实现这一过渡,直接影响未来数年的生活状态。这篇文章讲的是青年人就业的“大处着眼”与“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看的是格局意识和趋势意识,所谓“小处着手”,看的则是生存意识和专业意识。

格局一词,我们经常听到。我想,求职过程中的格局意识,应当是指在找工作的时候时不时地站得高一点来进行职业规划。社会科学在分析类似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纠缠于个体层次异质性的薪资水平,而是更关注当很多人聚合起来,薪资是否存在“结构性”差异。这种结构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谓的格局。比如说,就业需要考虑去公共部门还是私有部门。一些技能在公共部门大有可为,而一些技能则在私有部门更受重视。假设一个人决定投身私有部门,这个人还需要考虑进入什么行业。这是因为,在私有部门中,决定薪资水平结构性差异的重要因素是行业区分。只有在部门与行业都确定之后,我们才会具体考虑什么公司、什么职位。所以,格局意识,要求我们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需要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结构”面向来深思熟虑。

“大处着眼”还要考虑未来。所谓的趋势意识,要求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千万不要被一时的“优劣”所束缚。例如,我们有时不得不承认,在找工作时,文科相比于理科平均而言比较吃亏。这在很多国家都是如此。但有研究发现,专业上的薪资差异往往集中于初职收入,也就是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在美国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把长远发展考虑进去,文科专业的薪资上升速度要高于理工专业。一个解释是,就业并非只是技术问题,也是规则问题。对于特定行当的规则,文科出身的同学恰恰因为“技术”上的劣势而掌握得更快,这就造成了后续薪资较高的增幅。当然,这里指的是平均情况,不能简单应用到每个人头上。我们观察一下周围的人也不难发现,很多一开始做技术的人后来也会转向管理岗位,并有意识地学习一些文科知识。青年人在求职时需要预估5年甚至10年后的职业发展,以及这种发展需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小处着手”的“小处”谈的是个人层次的倾向与态度。我想,首要的是生存意识。尽管按照学理的定义,我们早已过了生存资料短缺的时代,但对于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而言,如何在经济上开始自食其力,如何挣得一份薪资生存下去无疑是需要积极应对的大问题。现在的青年朋友中,很多人宣称喜欢做“仰望星空”的人。这种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当然值得提倡,但仰望星空的前提是要脚踏实地,这里的“地”便是能够支撑个人生活的经济基础,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否则,星空便会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了。

最后,我们来谈谈专业意识,它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同与理解。很多人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无关的工作,于是不少青年朋友问,专业有什么用呢?

这里,我们需要区分知识和思维方式。我们在学习阶段受到了专业的塑造,这种塑造不仅给予我们一些专业知识,而且培养了我们的基本思维方式。一个学社会学的可能忘记了涂尔干说了什么,但常常会从社会因素去思考问题。一个学法律的可能忘记了具体的法律条文,但往往会从规则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深深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知”。正是这种专业上的独特思维方式造就了我们的与众不同。这种基于专业的思维方式不同于通过经验积累获得的工作技能。后者的积累让我们在特定行业变得“即插即用”,从而和大多数人变得一样。与之相比,特定专业的独特思维方式让我们和其他人不一样。这种“个性”对于职场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真正进入劳动力市场,是一个把握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的过程。宏观上把握好格局和趋势,微观上培养专业思维方式、保持生存危机感,这将为青年朋友的求职就业带来裨益。最后,祝愿青年朋友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并且热爱它!

责编:尹舒艺

来源:光明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