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准脱贫在三湘”决战决胜·全国媒体湖南行——双峰县

    2019-09-26 16:04:45

华声在线9月25日讯(记者 潘梁平 刘涛 刘玉锋 邓拓平)双峰,2012年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经过用心用情用力,截至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6917户108262人,已脱贫33391户99562人;10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28%下降至1.1%。全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历经五年鏖战,该县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双峰答卷”。

9月25日,湖南省第八届网络文化节之2019“精准脱贫在三湘”——决战决胜·全国媒体湖南行活动来到双峰,走基地,探企业,进车间,访农户,实地考察双峰县脱贫成效。在上午举行的座谈会上,娄底市副市长梁立坚、双峰县委书记禹敏、县长彭石清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基层代表,也向全国媒体以及网络名人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脱贫攻坚双峰故事。

扑下身子 打通“最后一公里”

“戴书记真好。我瘫痪在床,她经常来看我,为我解决实际困难。”在永丰镇松坪村,已脱贫贫困户肖良田对县审计局驻该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戴庆平赞不绝口。

为激励干部扑下身子,真扶贫,扶真贫。双峰县在建立县主要领导高位推动机制的同时,实现尽锐出战,把最优秀的力量派往扶贫一线。全县派出143支帮扶工作队驻村帮扶、1万余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 486个村由乡镇(街道办)派驻联村工作组。广大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心连心,建立鱼水关系,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该县严治扶贫领域作风问题, 管好小微权力;在娄底市率先实行“凡提必扶”,2017年9月以前新提拔的正、副科级干部全部安排到脱贫攻坚一线,9月以后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必须有脱贫攻坚工作经历。

在青树坪镇华国塘村,廖湘邵只要谈到帮扶队长秦喜逢人便夸:“我终于见到了党的好干部。”他还记得,那次晒谷,大雨将临,正在午睡的帮扶工作队队长秦喜马上起床帮忙,谷子刚收好就大雨倾盆,而满身大汗的秦喜连水都没喝就走了。现在的秦喜已提拔为县投资促进事务中心主任,但他还是舍不得乡亲们,继续担任工作队队员。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全县帮扶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用心用情,真帮实扶,重拾“与群众同坐一条凳”的朴实作风。为实现“两个服气”,帮扶干部日夜走访,精准识别。他们逐户上门核实,做到应清尽清、应退全退、应进尽进。建立“有事请找我”责任担当机制,亮出服务承诺,积极为贫困群众“解心结”“解忧愁”“解难题”。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参与扶贫;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人士、结对帮扶责任人对口采购贫困村、贫困户的农产品,积极参与消费扶贫,为贫困人口提供公益性岗位。“亲们,有要肉的不?有熟食喂养的土猪肉。”“亲,家里要买米的找我,紫云湖村出产的无污染优质稻米。”县教育系统各微信工作群里,时不时有机关干部和教师都在为贫困乡亲兜售农产品。

“我不做你的红颜,不做你的知己,不做你的爱人,不做你的任何人,我宁愿做你的贫困户。那样的话你会经常来看我,照顾我……”市卫健委驻杏子铺镇合心村工作队队长陈兵妻子对他略有微词;“今天,我把孩子交给邻居了,放心吧……”洪山殿镇扶贫办主任刘时南在年休假中临时被召回办公室,她的话中有对孩子的愧疚……在这群扶贫人当中,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可挖掘的动人故事。

整合资金 激活一池春水

把钱用在刀刃上,以小钱办大事。该县着力破解部门资源“条块化”、资金使用“碎片化”的资金使用瓶颈,建立涉农资金“全程统筹”模式,实行“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资金管理机制。“各炒一道菜,共出一桌席”。将水利、农业、林业等10多个部门20多项涉农资金统一归集到县财政专户,按照脱贫攻坚任务书、路线图安排资金,集中投入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2016年到2018年累计整合涉农财政资金9.99亿元,优先用于产业扶贫、补齐民生短板。涉农资金整合的“双峰模式”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专题报道。

有限的资金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全县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水、电、路、讯等基础服务设施全覆盖全提质;公共服务不断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走出了穷县办大教育的教育扶贫路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贫困户看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兜底保障应保尽保,保障水平不断提高;106个贫困村的村级光伏发电站全部并网发电;近五年完成搬迁安置4930户14497人,并全部落实后续扶持措施;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501户,实施47个村整体推进工作任务,解决49571人的住房安全问题。统一考评标准,组建农业基础设施工程质监站,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代表监督,严把采购、工艺流程、施工进度、质量监管、资金运行关,防止涉农资金“跑、冒、滴、漏”,确保资金“聚得拢、管得住、用得好、落得实”。

2016年,双峰县脱贫攻坚工作在全省倒数第三。一年后跃居全省51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顺数第二;再一年,高质量“摘帽”,且脱贫攻坚年度考核继续保持先进——双峰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凤凰磐涅、浴火重生。

激发活力 贫困群众自主脱贫

在荷叶镇狮院村,村民正在翻晒博落回。去年顺利脱贫的村民王葵英擦脸上的汗水,笑着对记者说:“我在合作社做一些播种、除草、施肥、治虫的事,既能在家门口务工赚钱,又能照顾父母孩子和家里的3亩田、1亩博落回,感谢长沙海关和驻村帮扶队。”

扶贫重在扶志。为激发群众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该县着力治懒、治惰、治脏、治赌、治愚,动员贫困群众积极参加“人穷志不穷,脱贫靠自身”自强自立活动,每年都要评选县、乡、村级自强自立模范2000多人。在井字镇,29户贫困户自爆家底,主动提出申请,要求退出贫困户行列,在全县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的风气已蔚然成风。在双峰,那种“靠着墙角晒太阳,等着干部来扶贫”的懒汉越来越少。

“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双峰县因地制宜,精心布局扶贫产业。至2018年全县已落实蛋白桑、红心脐橙、黄栀子、艾草等4大县级种植产业基地235个17708亩,养殖青壳蛋鸡21.85万羽,种养结合养殖生猪1万头。该县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对贫困户实行委托帮扶或直接帮扶。全县注册成立1000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租金、保底分红、提供务工岗位等形式委托帮扶贫困户。

在梓门桥镇黄马洲现代农业产业园红心脐橙基地,贫困户彭卫正在挥汗劳作。他原在广东务工,但因工资不高、小孩读书不方便,夫妇俩就回家到该基地务工,月工资一共五六千元,还享受了危房改造。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该县广泛开展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修订村规民约,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避免群众因“人情债”负担过重致贫。

在锁石镇,23个村出台村规民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路、立新风。全镇率先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使用一次性碗筷和杯子;倡导厚养薄葬,反对铺张浪费;倡导红白喜事事从简……此举顺乎民意,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自从开展移风易俗后,一场丧事禁燃禁爆,不做道场,至少可节省5万多元。红喜事也控制桌数,群众都能接受。”在洪山殿镇桃林村,村总支书记龙明清介绍说。该村是贫困村,全村有贫困户67户161人。倡导文明新风,制订乡规民约,严禁打牌赌博,严禁大操大办、铺张浪费,每年评选文明家庭、孝儿孝女、健康老人、自强自立模范等。现在,不少人喜欢到退休干部龙福春办的农家书屋看书,贫困户也不等不靠、勤劳持家,社会风气大有好转。

责编:李征

来源:华声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