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湘潭·旬味时光丨“茗胜私房菜”读懂湘潭人的胃与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7 08:57:42

不会烹饪的餐饮老板,却让湘潭菜飘出“茗”香

——“茗胜私房菜”读懂湘潭人的胃与心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希台

“好食材自己会说话。”这句话,在茗胜私房菜,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成了舌尖上的事实。

走进位于河东福星中路的茗胜私房菜,明厨亮灶,锅气蒸腾。隔壁竟还藏着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园——辣椒正红、冬瓜初熟、青菜沾露。这不是装饰,而是这家店一日三餐的起点。

店主刘胤锋,是一个地道的湘潭“伢子”,笑称自己“锅都颠不圆,但最懂吃”。

他做过茶楼,闯过北京,待过广州,最后,还是被家乡的味道“喊”了回来。

2014年,他在小区里租下一套三室一厅,做起私房菜,店名“茗胜”,意即“以茗取胜,凭真待客”。

谁也没想到,这个最初只有4个包厢、6张桌子的小厨,11年后竟扩展至22个包厢、35张餐桌,成了湘潭人聚餐的“心头好”。

好食材,从田间到餐桌,一步不落。

刘胤锋不信魔法,信踏实。他坚持“食材不落地”,直接去湘潭县的乡镇——射埠、花石,找农户收菜、收鱼、收肉。他还把过程发在朋友圈:“看看,今天又找到了什么宝。”久而久之,这成了一本“茗胜食材日记”,许多食客追着看、顺着来。

后来,他干脆在店旁租下一块菜地,自建“茗胜菜园子”,四季蔬果,现摘现炒。客人饭前可踱步菜畦之间,一看一闻,吃得安心,嚼得明白。

好味道,人对了,菜才正。

刘胤锋虽不下厨,却极懂“聚人”。2020年,他邀请湘菜大师等专业人士入股,组建专业团队。至此,“茗胜”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茗胜从此步入快车道,还成为“湘潭菜研发基地”。

被问到合伙人怎么才能“合得久”,刘胤锋答得干脆:“背靠背的信任,优势互补的合作,共同愿景的奔赴。”

好口碑,是湘潭人一口一口吃出来的。来这里吃饭的,90%都是本地人。

刘胤锋常说:“茗胜是被大家吃出来的。”所以当湘潭需要他时,他也从不缺席:疫情捐菜、抗洪送饭、敬老院慰问、资助学生……

他说:“要做有温度的餐饮人。”

对待员工,他也坚持“家人理念”。店里30多人,背后是30多个家庭。“踏实做事,真心待人”,是他重复最多的话。

一桌地道湘潭味,吃出记忆与情感。“茗胜”的菜,讲究“湘潭本味”,坚持明档现炒、拒绝预制。

这几道招牌,每桌必点。北京烤鸭:刘胤锋专门从北京请来师傅,选用北京填鸭,现烤现切。一天卖出二三十只是常态,“包上一卷,酥香不腻,满口余香”。水煮杂鱼:一锅鲜汤烩杂鱼,是初秋绝味。“湘超”赛火热上演,刘胤锋推荐球员和球迷,都来尝尝这道地道的湘潭味。

湘潭人做鱼,从不怕比。“茗胜”的剁椒鱼头,蒸法独特、佐料讲究,一口下去,欲罢不能。

还有这些地道菜:豆辣蒸白鱼、蒸仔排、白薯烧肉、小炒臭干子、脑髓卷、花石香干……每一样都是老湘潭的味觉记忆。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个家庭小厨到湘潭菜的地标品牌,刘胤锋和他不会颠锅的手,反而炒热了湘潭人心里那口熟悉的锅。

他说:“诚信赢天下。用好食材待天下客,天下客人自不会负你。”的确,吃饭不单是吃饭,是回味、是信任、是一份踏实的生活感。

而茗胜私房菜,恰恰把这一切,都端上了桌。

责编:彭婷

一审:彭婷

二审:颜石敦

三审:白培生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