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古生物大讲坛”第十四期——自然类博物馆建设的设计与实施

  新湖南客户端   2025-09-12 11:46:48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以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基础研究,搭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桥梁,宣传古生物科研成果为目标,特开设“湖南古生物大讲坛”,让更多古生物研究者、院校学生、行业内外爱好者了解古生物学领域最新的前沿成果及学术动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鼓励更多人献身科学研究事业。

文史类博物馆在雕梁画栋中诉说王朝更迭、人事兴衰,

自然类博物馆却在静默中唤醒远古的呼吸。

化石是大地的遗言,矿物是时间的结晶,

每一块标本都在等待被听见。

它不言,却道尽地球的演化变迁;

它静立,只为让科学之光穿透未知的迷雾。

让我们一同踏入“湖南古生物大讲坛”,

了解承载地球历史的自然博物馆!

“湖南古生物大讲坛”已成功举办十三期,每期邀请国内知名权威古生物专家学者开设专题学术报告,本期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张玉光研究员于本周日(9月14日09:10)为大家带来“自然类博物馆建设的设计与实施”精彩讲座。

主办单位: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地质学会、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报告介绍

自然类博物馆作为连接科学、教育与公众的重要桥梁,是通过科普教育与科学传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关键载体。讲座从博物馆学角度全面对比分析了自然类博物馆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使命定位和社会职能,结合国内外自然类博物馆建设发展的现状和新形势所面临的挑战,对自然类博物馆的全面建设和规划进行了梳理分析,从功能设计、过程实施和发展目标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与对策建议,愿为自然类博物馆的快速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专家介绍

张玉光 博士,研究员,国家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从事地质古生物学科研、科普和博物馆管理工作。至今已完成各类基金、人才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出版科普图书10余部。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科研成果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并多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优秀科技成果奖。现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普作协理事等。

报名方式

线下观看: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或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公众号菜单栏——“活动预约”处报名参加,参与现场互动即可领取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独家定制精美化石标本盒子!快来参与吧!

1.报告签到时间为2025年9月14日09:10-09:30。

2.报告名额有限,请勿迟到、缺席。

3.已报名参加古生物大讲坛的观众无需预约参观门票,直接从博物馆南门办公区进入报告厅。

线上观看: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线上直播间观看讲座。

▼新湖南直播间▼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视频号直播间▼

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简介

我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范围广、种类丰富、地质时代跨度大、科研与科普价值高。为落实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贯彻《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相关精神,原省国土资源厅(现为省自然资源厅)成立了湖南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下设古生物化石保护办公室,设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内,承担湖南省古生物化石保护专项工作,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全省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登记、建库和馆藏;协助省自然资源厅对违法犯罪活动案件收缴、罚没和化石捐赠、勘查、采掘、收购进行鉴定和价值评估;组织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矿业遗迹知识的科普宣传、地质导游培训以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遗迹(古生物化石)保护专家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近年来,专委会办公室积极开展湘西、张家界、益阳、常德等地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典型化石标本采集修复入藏、古生物化石科普宣传、古生物化石发掘和出入境管理机制建设、古生物化石保护管理经验交流学习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责编:周听听

一审:杨柳彬

二审:王珊

三审:熊佳斌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