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作者:通讯员 刘敏文 摄影 唐清] [来源:岳阳发布] 2023-03-18 10:53:3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18日讯(通讯员 刘敏文 摄影 唐清)财政税收是地方发展的“硬实力”,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也是民生保障的“压舱石”。没有高质量财税就没有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会议现场

3月17日,岳阳市隆重召开岳阳市财源建设工程表扬奖励大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全国两会精神,大张旗鼓为税收贡献突出的重点企业和财源建设优胜单位颁奖,进一步树牢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引导企业和企业家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创新发展,全力拼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岳阳建设中勇当先锋、多作贡献。岳阳市委书记曹普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挚,市领导李建华、谢胜、刘晓英、刘铁健等出席并为受到表扬的企业和单位颁奖。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现场颁奖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现场颁奖

2022年,岳阳市强力推进财源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2022年岳阳市全口径税收突破330亿元,地方税收突破12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岳阳市财源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贡献突出的县市区、市直单位、企业及个人。

比如振兴中顺新材料,主动顺应主导产业布局,克服困难将公司搬迁至石化产业集聚度更高的云溪,始终坚守主业、专注实业,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过氧化氢生产厂商,去年上缴税收4540万元、同比增长60%,今年计划再增加2000万元、增长40%以上。

比如昌德新材料深耕新能源领域、做强拳头产品,迎难而上、逆势飘红,去年上缴税金4000多万元,是上年的4倍多,亩均税收突破200万元/亩,目前正在冲刺A股上市。

比如科伦制药,通过组建湖南科伦药物研究院,每年投入研发费用2亿元以上,去年实现企业营收45.21亿元,已经成为中南地区医药行业领军企业。

比如平江县,通过实行“一周一会商、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制度,去年税收200万元以上骨干税源企业达153家,地方收入突破15亿元。

我们获悉,岳阳市召开财源建设工程表扬奖励大会,主要是落实《市财源建设奖励若干规定》精神,兑现承诺、树立榜样,拿出1642万元重奖在2022年度财源建设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4家单位和企业,激励全市上下在加快建设产业强劲、开放领跑、绿色示范、人民共富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曹普华讲话

曹普华从凝聚一个共识、寄予一个希望、强化一个导向三个方面作了讲话。

一是凝聚一个共识:高质量财税是高质量发展的“血脉”。

当前,岳阳发展进入爬坡过坎、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必须清醒认识时与势,辩证把握稳与进,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动能,切实增强财源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一要把握稳进向好的态势。去年以来,岳阳市大力推进财源建设工程,取得明显成效,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185亿元、增长8.1%,其中地方税收完成121亿元,增长11.9%,排全省第一;地方收入中税收占比65.4%,较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排全省第一。积极争取到位财政性资金突破300亿元;“三资”运作改革盘活价值总量近400亿元,形成财政收入210多亿元。今年1-2月,岳阳市完成外贸进出口130亿元,同比增长109.3%。

◆ 二要认清质效不优的短板。今年1-2月,岳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这两个指标有所下滑,形势不容乐观。分析原因,一是“两厂”减产影响较大,二是石化行业支撑乏力,三是县市区发展不平衡,四是支撑指标效应不强,五是数据核查质量不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敏锐性和紧迫感,着力加强有针对性的经济运行调度,聚焦短板指标精准施策、挖潜增效,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 三要积聚跨越赶超的动能。瞄准全年地方收入增长8%、突破200亿元的目标,继续推进财源建设工程,推动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充分反映到财税增收上。要抢抓政策窗口机遇,把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打好发展“六仗”和“稳增长20条”等政策措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高质量财税的真金白银。要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九大重点产业链集群发展,做大做强“链主”企业,培育更多优质税源。链长要加强调度,研究、指导、推动产业链发展,奋力实现各产业链开门红。要加快倍增市场主体,打造更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建立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支持中小企业“升规纳统”,为财税增长提供源头活水。要持续盘活存量资源,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深化“三资”运作改革,科学分类、高效变现,创新举措、全力盘活,努力实现财政收入更大突破。

二是寄予一个希望:高质量企业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城市的发展史,就是这座城市企业和企业家的创业史、奋斗史,企业好则地方好,企业强则地方强。企业是脉搏,企业家跳动有力,地方才能加速扬帆远航。希望广大企业家在新起点上把握时代脉搏、把牢前进方向、把准发展规律,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岳阳发展深度绑定,坚守主业、做强实业,永不停步、持续打拼,以企业强助推产业强、经济强、岳阳强。

◆ 一要坚持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希望广大企业家传承创新求变的基因,时刻保持“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创新嗅觉,持之以恒加大研发投入,紧盯前沿领域,开拓科技蓝海,修炼更多独门绝技,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 二要坚持质量为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希望广大企业家树立“品牌思维”,发扬“工匠精神”,强化标准意识、精品意识,把质量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踊跃“打榜”、积极“应援”,形成更多拳头产品,全面提升品牌价值效益,涌现一批“世界500强”“中华老字号”企业。

◆ 三要坚持智改数转,提升转型引领力。希望广大企业家顺应智能化时代潮流,借力“智改数转”利好政策,加快“智改数转”步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打造更多智慧工厂、黑灯工厂、未来工厂,努力实现企业发展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 四要坚持底线思维,提升社会公信力。全市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决守住安全底线,宁可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万一,真正对自己负责、对职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坚决守住环保底线,把该投的资金必须投足,该建的设施必须建好,该用的处理设备必须转起来,决不能有侥幸心理甚至耍小聪明、打“擦边球”;坚决守住法纪底线,自觉与行贿、偷税漏税、生产假冒伪劣等行为划清界限,坚决不做违法乱纪之事;坚决守住诚信底线,树正气、走正道,讲契约精神、做良心企业,以诚立身,以信立市,以诚信赢得口碑、获得优势。

三是强化一个导向:以高质量服务守护高质量发展的“生态”。

一个企业的成功往往是企业家的成功,一群企业的成功则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生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作为党委政府来讲,就是要树牢“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的理念,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检验锤炼干部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只要企业有需要,就旗帜鲜明地为企业站台、发声、撑腰,真正把营商环境打造成岳阳高质量发展的金饭碗。

一方面,在帮助企业发展上,要顺势、明道、优术。

◆ 顺势,就是要把握大势,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全面准确把握“三新一高”的内涵和特征,因时顺势而为。

◆ 明道,就是要明确路径,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为引领,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 优术,就是要讲究谋略,围绕企业创新、人才创业抓好创新平台和开放发展平台建设,围绕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财源、大财源。

另一方面,在做实企业服务上,要解难、守静、打样。

◆ 解难,就是要当好服务员。牢固树立“为企业办事就是办自家事”的理念,把服务企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中,从我这个岳阳市委“一号服务员”做起,把服务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少说不行的千般理由,多想能行的万般办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多做“雪中送炭”的有用之事,多行“雨中打伞”的贴心之举。

◆ 守静,就是要无事不干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不能光踩刹车、不踩油门,不能尽设路障、不设路标;凡事多作‘应不应该办’的价值判断,不能简单地只作‘可不可以办’的技术判断”的要求落实到位,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频共振,树牢“有事即办、无事不扰”的理念,从源头上把企业“解放出来”,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好生产经营。

◆ 打样,就是要从严立标杆。要聚焦机关作风沉疴,持续加强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斩断“吃拿卡要”的黑手,铲除蝇腐蚁贪的温床,用规规矩矩的行为构建清清爽爽政商关系,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党委政府的诚意、感受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企业家们坚定信心、挺直腰杆,在岳阳安心、舒心、放心、专心发展。

曹普华说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家是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牢固树立“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生产力”的理念,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像尊重教育家一样尊重实业家,重要决策听意见、重点建设唱主角、重大活动站C位,真正让投资创业者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发展上有奔头。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李挚讲话

李挚要求

◆ 要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坚持亩均论英雄,持续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比拼热潮,全力推动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快建设、在建项目早竣工、竣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产;

◆ 要加大纾困解难力度,牢固树立地企“命运共同体”意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真情实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铺路搭桥;

◆ 要加强地企交流合作,不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持续深入开展“送解优”行动,常态举办“企业家沙龙”“畅聊早餐会”“企业吐槽会”等沟通交流活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2022年度岳阳市财源建设优胜单位和优秀个人名单

↓↓↓

悦闻|千万元重奖!“真金白银”吹响“拼经济”号角

[责编:王相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