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3-03-17 15:53:0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上官智慧 通讯员 庹星
3月17日,星期五,是慈利县南山坪乡盐井村每周固定的“收菜日”。
天刚亮,村里的集中收购点上,冷链车早已在此等候。屋场内,挑着箩筐、背着背篓、推着小车送菜的村民正排队过秤;工作人员熟练地挑拣、分类、打包、装车。
“包菜10斤,红菜苔6斤4两……”“杨家奶奶,这是你的菜钱128元。”这场办在家门口的收购会,已有7个年头,令村民欢喜的是,每当过完秤,收购人员便当场兑现村民们的菜款。

来家门口收购的是盐井村村民廖晓洲。2016年,回乡创业的他开始小规模入户收购腊肉、土猪、高山蔬菜,然后再拉到城里卖。由于盐井村处于拉磨谷峡谷深处,通往村里的公路蜿蜒曲折,时间久了,收购费时费成本,廖晓洲干脆把“收购中心”搬到村里,还固定收购时间,加大收购规模,生意越做越大。如今,廖晓洲成立了拉磨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门店开到了省会长沙。
“我种了两亩菜,只要管护好,根本不愁销路,价格也公道。”靠着给廖晓洲“卖菜”,65岁的脱贫户廖金慈的种养经验越来越丰富,收入一年也比一年高,仅去年的卖菜钱就有1万多元,“冷链车开到村里来了,价格卖得更好了!”看着自家的菜被搬进冷链车,廖金慈喜上眉梢。
为啥要将冷链车开到山高路远的盐井村?“收菜、抽样检测、配送至长沙、再分至各门店。”廖晓洲介绍,从生产地到门店采取全程冷链直达,蔬菜新鲜无污染、口感好,客人非常认可,需求量稳步增长,冷链车自然而然就开到了村里。

“老人们在家就能轻松年入万元,咱以前想都不敢想。”盐井村党支部书记孟庆铣告诉记者,这几年,给廖晓洲送菜的农户从个位数增长到常年合作的40多户,收入最高的一年能挣2万元以上。目前,每逢周一、周五便是村里的固定“收菜日”,“靠着冷链车跨越数百里,盐井的高山蔬菜抢‘鲜’上市,成为省城人民的‘香饽饽’,是咱盐井的骄傲!”
为帮乡亲们拎稳“菜篮子”,鼓起“钱袋子”,廖晓洲还引进良种增产量、提效益,多次请来技术专家指导村民种养。下一步,廖晓洲联合村里发展村集体经济,200亩高山水稻、100亩生态蔬菜正等待下地,廖晓洲还承诺将长期定向、保价回收,让村民在家门口赚更多的钱。
(一审:田锐 二审:宁奎 三审:廖声田)
[责编:田锐]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