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湖南丨高铁向着韶山“飞”

    2020-10-01 09:29:59

■编者按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乘坐高铁无疑是深受百姓喜欢的出行方式之一。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开通,湖南省跨入高铁时代。目前,我省高铁通车里程达1986公里,居全国第三。“日行千里”的高铁,串起了我省经济版图上一颗颗“珍珠”,跑出了生活的便捷和美好。

《湖南日报》从今天起,推出《坐着高铁看湖南》栏目,通过记者体验式采访,展现高铁沿线美丽风光以及高铁给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带来的喜人变化,展示湖南各地“十三五”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敬请关注。


湖南日报记者 欧阳倩 曾佰龙

“火车向着韶山跑,穿过峻岭越过河,迎着霞光千万道……”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一首广为流传的歌曲。当时,湘潭到韶山的铁路修通,长沙至韶山的列车开行,歌曲由此而作。

2014年12月16日,高铁韶山南站通车运营。过去是火车向着韶山跑,如今是高铁向着韶山“飞”,“越近韶山歌越响,欢乐歌声冲云霄”。

“飞”来新名片

9月30日15时8分,记者坐上从长沙开往韶山的高铁。

沿着浏阳河,高铁从长沙南站开出,如同一条伏地巨龙,稍许“适应”后便加速“起飞”。

窗外景色飞快切换。还没来得及细看高铁周边高耸楼宇的墙体广告,又被高大的塔吊和挥舞巨臂的挖机吸引住眼球。一路往南,穿过长株潭绿心地区的满山葱郁。

15时32分,“95后”演员赵宇坤从湘潭北站上车。家住湘潭的他,经常下午坐高铁赶往韶山参加晚上的演出。

赵宇坤是实景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中青年毛泽东扮演者。他和记者分享表演时的视频。身着深蓝色长褂,梳着中分发型,舞台上的赵宇坤跟现实生活中的他恍若两人。他紧握双拳,声音激愤高亢:“社会者,我们的社会;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不学谁学?”

这是剧中毛泽东刚走出韶山,在安源煤矿发动工人革命的一幕。“每演一次,我就感动一次。”赵宇坤说。

他介绍,韶山是一方革命热土,《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韶山的新名片,感染和影响着每年来韶山旅游的千万游客。从2014年公演以来,观众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保持高位增长。

听到赵宇坤与记者的对话,邻座乘客黎红梅大声问:“小伙子,我从韶关来旅游,找你买票打个折,行不咧?”赵宇坤笑着说:“要得!欢迎大家来韶山,来看剧看伟人故居。”

“飞”来八方客

16时许,在韶山火车南站,“梦溪之乡”民宿老板沈楚华接到了到其民宿入住的客人。

沈楚华说,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其民宿11间房在一个星期前就预订完了,长假还没到,景区就开始热起来。

沈楚华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伢子。在长沙求学奋斗10多年后,他看中了与日俱增来韶山旅游的游客,决定回乡办民宿。

青石地板,仿古窗棂,花草与斑驳外墙两相映照,古韵十足。走进房间,榻榻米上铺着浅色的垫子,秋风袭来卷起门帘。沈楚华的民宿成了网红点,不少游客前来“打卡”。

“是高铁在帮我‘拉’客。”沈楚华说,去年他接待游客3000多人次,其中80%以上的外地客人是乘坐高铁过来的。高铁刚开通时,每天途经韶山的列车11列,如今已有42列。

“很多村民也放下锄头,吃上了‘旅游饭’。”沈楚华说,不少当地百姓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宾馆、商店,他们做的贡菜、火焙鱼、红烧肉等产品也“坐”上高铁飞向全国。

2014年,韶山接待游客13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高铁开通后,游客量大增,去年游客达到256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6亿余元,比2014年翻了一番。

“飞”来新产业

走出韶山火车南站,离广场800多米处一片空旷土地上,戴着安全帽的工人和一辆辆施工作业车穿梭其中。

这是一座“飞”来的工业园区。去年底,长沙雨花经开区与韶山高新区“联姻”,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

双方都地处高铁片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不同的是,韶山高新区有土地但缺资源;雨花经开区地处长株潭绿心地区,有着转型升级、更上一层楼的现实需要。多番考察后,双方达成合作协议。

雨花经开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韶山项目负责人叶欣说:“我们针对制造业厂房的需求特性,打造了适合全自动化项目的高层厂房,和适合大型制造业大空间需求的标准厂房等。我们也把这种经验带到了韶山。”

雨花经开区负责厂房建设,韶山高新区则“保驾护航”。建设过程中遇到阻工,韶山高新区迅速调解;疫情防控期间招工难,韶山高新区协助解忧。

从一片黄土到厂房拔地而起,用时9个多月。项目一期6栋厂房,将于今年底交付使用。

一批批雨花经开区的干部北上南下,成为韶山高新区的“代言人”。在他们牵线下,多家企业前来韶山考察洽谈。目前已有5家制造企业确定入驻意向,其中包括雨花经开区龙头企业大族激光和中南智能的上下游配套企业。

原载《湖南日报》2020年10月1日(03版)


责编:戴贤慧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