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市 :实施“全域路长制” 路况水平显著提升

    2019-11-21 15:40:5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21日讯(通讯员 谢勇 徐小明)宁乡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特别是中西部乡镇山地又高又险,由于公路大多依托地形走势,山体塌方、路基沉降、冰冻灾害已成为威胁公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原因素,交通中断现象时有发生,给群众出行造成的困扰很大。自2017年路长制工作推行以来,特别是全域“路长制”实施后,公路的管养由过去的行业部门单一负责逐渐形成“政府主导、属地负责、分级管理、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全新管理模式,全市各级道路在“畅、安、舒、美”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据悉,宁乡市境内的4条国道、12条省道、63条县道、75条乡道、1436条村道及未纳入省规数据库的所有农村公路,已全部纳入“路长制”管理范围。面对公路地形复杂、公路里程长、公路建管养水平良莠不齐、周边群众对公路管理的认知程度不宜等情况,作为全市“路长制“工作的主要成员单位,宁乡市交通部门从四个方面入手,确保路长制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在获得四个方面的提升。


做好结合文章,提升路长制工作内涵

把路长制和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的带动,开展爱路护路的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活动、“逢十大清扫”活动等,把农村公路市域内公路的常年保持干净整洁;把路长制和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有的行政村把爱路护路写进村规民约,充分调动了当地群众的工作热情;把路长制和交通安全、智慧交通结合起来,通过完善安防设施、健全应急处突机制等,使全市路网建设更加合理化、人性化。


目前,全市区域内的干线公路基本实现专业化管养;乡村道路结合精准扶贫战略,聘请当地符合条件的建档贫困群众进行管养;入户公路则由受益群众自己进行管养。

做好管理文章,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进一步完善“路长制”管理机制,在“三级路长”和“一长三员”的基础上,今年推行“领导包片、干部联村”活动,由交运系统派驻的234名干职工一对一指导全市234个行政村的“全域路长制”工作,充分调动全系统干职工工作积极性,量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示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以强大合力建好养好“四好农村路”,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进一步完善考核督查机制,改变了过去的随机抽查考核办法,由交管站、专业养护站队各乡镇辖区内进行全覆盖的检查考核,使考核结合更加客观准确。

开展农村 “五边” 公路管理模式,“五边”管理主要是通过村(社区)的组织实施,明确农村田边公路、屋边公路、水边公路、林边公路、土边公路的管理细则,发动广大群众对“五边”(田边、屋边、林边、水边、土边)公路开展群众性日常管理养护,把爱路护路变成群众的一种自觉、一种习惯,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化、常态化。如青山桥竹峰村、喻家坳高田村、大屯营大屯营村等结合“五边管理”,创造性地推出了路段认领举措,把一些重要的农村公路进行分段,由当地党员、村民代表、老协进行认领,负责该路段的日常保洁和管理。

做好服务文章,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进一步优化群众的出行环境,确保群众出行安全舒适。2019年,宁乡市全面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800公里,改造危桥51座;督促乡镇、村做好路域环境清洁、整治、美化,实施农村公路项目计划、资金安排与“全域路长制”完成情况全面对接挂钩;按照通校车、通班线、通景区、通产业、通村组原则,加强路面养护力度,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并投入3000万元完善临崖、临水、陡弯、急坡等危险地段隐患里程150公里的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在大力整治路域环境的同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因地制宜设置农产品集散市场、农村客运站、服务区等,为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加大建设力度,实现农村道路“五通”,即公路通学校、通村部、通景区、通产业、通班车。

做好示范文章,提升全市公路管养水平

在创建长沙市路长制示范路和“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全市路长制示范建设目标任务——全市打造4个路长制示范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重点打造2个路长制示范村;每个村重点打造2到3条路长制示范路。二是按照“安全、干净、有序、美观”的要求,规范乡、村级路长制日常工作标准。

以城乡道路为“线”,辐射带动城乡环境的“面”域治理,通过线面结合,明确部门、乡镇(街道)职责,做好公路沿线景观打造;由职能部门负责对公路提质改造、公路防护设施(包括公路标志标线、桥栏护栏等)的建设、增设、维护、升级;做好公路两厢的绿化建设、绿化维护。乡镇(街道)加强对两厢杂物,确保两厢堆放有序。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