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湖南如何振兴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2019-02-28 06:52:38

导读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项目建设是扩增量、调结构、惠民生的主要引擎。

自2018年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五个100”以来,湖南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收获了累累硕果,支撑了经济的稳步增长。

2019年仍然是我省“产业项目建设年”,如何通过广泛深入实施这一活动,进一步振兴实体经济、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推进产业链建设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郭丁文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省,加快制造业提质增效。

湖南是制造业大省,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既要抢抓人工智能、基因工程、增材制造等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大量机遇,着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兴动能,更要发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农产品加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形成的技术、产品、市场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夯实优势产业的发展基础,提高相关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话语权、定价权和比较优势,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形成支撑湖南制造强省建设的“四梁八柱”。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2018年,湖南通过促进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有效推动了实体经济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材料成为万亿产业。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9%,约拉动全省规模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5.5%。更为重要的是,其相关行业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已形成较强比较优势,国际产能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在材料领域,已形成在全球具有定价权的全产业链体系,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显示功能新材料、先进硬质材料、先进储能材料等不仅有效实现了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而且在国际市场具有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湖南传统优势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产能规模与结构不平衡、融合发展不充分、部分产业产值规模仍然偏小等问题。比如装备工业尽管营收已经突破1.2万亿元,但在全国排名仍只在第12位左右。

当前,湖南应继续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出台专项政策和专项行动计划,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在稳定3个万亿产业集群优势的同时,发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3000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形成5-6个具有湖湘产业特色的世界级产业集群。要坚持以价值链为引领,突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和人才链互动协调,注重园区之间、产业链之间、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深化政府、企业、高校院所的力量,营造更加优质的产业生态——

一是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从产业链上游到终端应用场景的完整生态圈。紧紧抓住相关产业所涉及行业的国内外龙头企业、上市公司、500强企业,找准产业链发展的制约瓶颈,通过基础软件硬件适配中心建设、公共检测平台建设、产业研发公共平台建设、共享中心、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万企上云”等举措,弥补产业链突出短板。加强龙头企业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建设好中联重科产业基地和工程机械配套专业产业园,继续做大做强湖南工程机械产业。以湖南湘江新区为依托,推进湖南企业总部基地建设,支持有色金属、农业、航天航空等省内龙头企业通过研发销售-生产多总部方式建设新总部。

二是坚持联盟搭台,聚焦形成把握高端环节和未来趋势的创新链。通过各个产业联盟、创新联盟、技术联盟的横向沟通,紧密团结产业链相关企业,借助联盟座谈会、产销对接会等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常态化。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瞄准科技前沿、把握创新趋势、顺应产业需求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推进形成把握产业链高端发展的创新链条。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打通军民融合堵点、畅通两化融合渠道、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延展跨界融合优势,促进产业成长。

三是突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打造对接产业链需求的人才链。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深入挖掘人才与成果富矿资源,密切产学研政金协同发展,推动产业链共性技术和企业个性技术的突破,占据产业高端环节。开展实用新型适用技术培训,打通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提高产业人才市场对接能力。建设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实现品牌输出,推进科技服务业、众包产业发展。

四是突出银行和基金的保障作用,畅通服务产业发展的资金链。开展银企对接,积极推进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力争实现一链一行、一链一方案、精准对接、全程介入。加强企业上市辅导培育,积极对接上海科创板,推动企业上市,采取针对性措施化解企业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发挥产业基金作用,适时推出产业链细分专业子基金,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等问题。推进湖南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金融血液。

五是突出园区的主阵地作用,营造有利产业发展的服务链。发挥企业在产业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支持引导作用。借助产业链龙头企业,以点带面推进产业链生态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产业生态圈发展优势。

六是紧扣国家战略,拓展产品应用市场空间。紧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将通过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与引进世界一流技术相结合。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一体化、海南自贸港等国家战略,实现市场打得开、产品走出去、服务用起来的目标。积极协调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在抓好大保护的同时推进合理开放建设,培育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


产业项目建设应借力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刘敏

为进一步振兴实体经济、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2019年我省将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产业项目建设要真正出实效,其着力点不仅在项目投资上,还须从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借力。

为何要为: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产业项目建设的意义

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是产业项目建设出实效的根本路径。产业项目建设与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一切生产或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消费,不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生产或投资都将毫无意义。产业项目建设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使其产品或服务能有效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才能实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利润不断增长。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产业项目建设提供新的发力点。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反映了当前人们新的消费需求趋势,已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项目建设如果能跟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紧密结合,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更大可持发展空间,找到新的发力点。

大有可为:湖南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潜力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技术日新月异,当前我国消费发展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智能化、国际化等不同于传统消费时代的5个新趋势。这些新趋势意味着新的消费热点、消费模式、经济增长点正在逐步形成,意味着消费领域需要更加精准的消费服务、更加高品质的消费供给、更加现代化的消费技术、更加自由开放的消费选择,这些都将给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消费市场活力。

湖南消费发展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近些年,我省经济发展动力结构长期以投资驱动为主,直到2016年才有所改变,当年消费拉动力略高于投资0.2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全国消费拉动力0.3个百分点。同时,从贡献率来看,2000年至2017年我省平均消费贡献率为47.3%,低于全国5.2个百分点。可见,发挥消费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还任重道远。

与此同时我们应看到,与全国平均消费之间的差距也意味着湖南消费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在加快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消费、大力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如何而为:湖南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

为适应消费发展新趋势,增强新兴消费对湖南产业项目建设的市场引领力和实效提升力,建议大力发展以下5种消费新业态和新模式——

其一,O2O服务模式。这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本载体、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消费服务模式。如商家可以通过“饿了么”(线上)售卖产品,用户在网上订餐,再由(线下)商家进行送餐。高效物流是O2O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物流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服务质量更高,O2O平台可开拓的服务空间才会更大。

其二,C2M定制模式。这是基于社区SNS平台以及B2C平台模式的一种按需定制的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客户能参与到全流程的定制环节,厂家可以完全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来定制每一件产品。如通过手机下单游览套餐,网导为你“私人定制”;在平台上接受运动课程,私人教练隔空指导等等。

其三,共享经济模式。这一模式以互联网公共信息平台为媒介,旨在使闲置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共享经济模式一般包括以下要素:产品服务系统,通过借用、租赁等暂时获得某物的使用权;再分配市场,主要是对旧货、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如二手货市场;协同式生活方式,即共同分享或是互换使用权,如拼车、物物互换等。

其四,场景体验模式。场景体验模式是指商家将产品价值创造的完整过程复原到顾客实际购买场景中,并在顾客体验过程中售卖相关产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体验式消费,当前正在成为居民消费新宠,如年轻人纷纷选择Keep、悦动圈、乐刻运动、咕咚等运动类APP,实现互联网健身。

其五,智慧零售模式。这一模式的特色是运用移动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商品、用户、支付等零售要素的数字化,采购、销售、服务等零售运营的智能化,以更高效率为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智慧零售的实质就是智慧服务,融合线上服务技术,弥补线下购物不足,创造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服务。各类智能店、无人店和智慧农贸市场的发展正是基于智慧零售模式的广泛运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发挥园区优势 抓实项目建设

何六生

继确定2018年为“产业项目建设年”后,2019年湖南持续重点着力产业项目建设,释放出以高质量项目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当前也正值湖南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引,借助产业聚集、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发挥园区在产业项目建设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作用。

——项目招商引资要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突出产业项目引进。首先应立足园区产业定位和资源优势,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全产业链思维抓招商引资,聚焦全省20个新兴及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商和“内生成长”,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扩链大文章,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形成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格局,使单打独斗的企业转变成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其次要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加快产业创新转型,以建设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为契机,通过科技创新、战略重组、工业自动化改造等有效途径,推动先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同时促进制造业、物流业、物联网等协调发展,加快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推广应用;其三,培育发展新动能。园区要探索以股权投资形式与新引进的优质企业项目进行深度合作,把园区资源转化为企业股权,形成园区的优质资产,通过积极培育企业上市,将园区股权收益成倍放大,积累更大发展动能,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突出民生项目引进。要围绕平安湖南、幸福湖南、美丽湖南,以及乡村振兴、“三旧”改造、水环境治理、还绿于民等重点工作,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建设和管理,围绕产城融合和园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的前提下,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补齐园区生活服务配套短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让园区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

——项目落地落实要抓实“两个保障”。

一是抓实营商环境保障。园区要以“便利化”“可预期”为目标,聚焦企业、市场和法人,推进流程再造、效能革命、权益保护、承诺兑现,提升以企业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好”。探索实行一枚公章审批、一支队伍监管、一个部门执法,实现园区的事园区办。要完善政策支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围绕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实体经济合理流动,打通制约创新发展的堵点、痛点。要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帮扶制度,将服务项目的能力作为园区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培养。

二是抓实要素保障。要强化土地要素保障,鼓励支持企业采取提高容积率和提高建筑高度办法集约利用土地,提升亩均效益。要强化人才要素保障,以服务企业为中心,提供人才引进奖励、补贴、创业项目帮扶、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服务等政策,构建良好的引才用才机制。要强化金融服务保障,做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民营企业抒困大文章,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项目投产达效要弘扬“两种精神”。

产业和项目都需要人来管理运营,最核心的是两类人:一类是企业家,一类是产业工人。

一要弘扬企业家精神。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企业家精神不仅是经济和技术的,也是文化的和心理的。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特殊要素资源,作为企业“创新者”群体中的领头者,企业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没有企业家的“头狼效应”,企业就难以焕发勃勃生机、担当发展重任。对企业家既不能求全责备,也不能放任自流、过度“溺爱”,而是要大力激发、保护和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才能,使更多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

二要弘扬“工匠精神”。当前,湖南正在努力从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迈进,切实培育和弘扬严谨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工匠精神”就是要把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融入现代化生产、项目设计和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大力培养新型产业工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基地特约研究员)


以新时代劳动精神推动湖南产业大发展

李雨燕 曾茜

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开创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自2015年五一前夕提出“劳动精神”概念以来,多次深刻阐释了劳动与劳动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新时代我国广大劳动者的伟大实践作出了高度凝练和本质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再丰富、再创新、再发展。

2019年继续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是湖南振兴实体经济、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推动湖南产业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大力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充分尊重劳动者主体地位,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产业发展,必须辛勤劳动。“一勤天下无难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产业扶贫为例,近年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重要位置,深刻认识到要走好精准、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脱贫路子,必须通过产业扶贫、产业脱贫发挥好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实现扶贫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基于此,全省上下充分发挥“千企帮千村”作用,稳步扩大产业扶贫覆盖面,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和扶贫劳务协作,对带动贫困户脱贫企业给予优惠政策、提供信贷支持,使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参与到劳动活动中,取得了辉煌成果。事实上,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才能得到社会尊重、夯实脱贫基石。

促进产业发展, 必须诚实劳动。习总书记指出,人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皆来自于诚实劳动,诚实劳动就是脚踏实地,就是创新、创造的劳动。在企业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中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这就要求我们认清发展现状,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合法合规地走好每一道程序,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看发展速度,不投机取巧、坑蒙拐骗、非法获取高额利润。要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不断推进改革,贯彻落实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引导骨干龙头企业创建国家标准、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和原产地品牌,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担当重任、成长壮大。每个企业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创造出的社会财富,都是诚实劳动的体现。只有脚踏实地诚实劳动,才能“行行出状元”。

促进产业发展,必须创造性地劳动。所谓创造性劳动,就是要做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充分焕发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在思想文化日益进步、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缺乏创新性劳动的社会是无法运转良好的。因此,企业要在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中攻坚克难,必须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赢得更大发展空间,提升综合竞争力。要通过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更好发挥资源聚集作用、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打造创新氛围浓厚、产业特色鲜明、开放水平更高的发展平台。我们要善于在所有劳动中充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不断提高劳动的效率质量。“人才是第一资源”,推动企业创新性发展关键在人,我省应通过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湘港科技合作等,引进培育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和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为湖南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强大动力。面对日趋激烈的产业竞争,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于创新的时代品质,努力在改革开放中开创新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湖南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全省人民应将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发展动力,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推动湖南产业大发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


责编:肖秀芬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