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章:一个特立独行的扶贫样本

    2019-01-02 16:02:0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2日讯(杨斌 李广)一场“绿色”经济变革,有望使湘南山城宜章的全县整体脱贫梦想提前一年实现。

“地下转地面,黑色变绿色,短期变可持续发展”,全镇建成2000亩甜竹笋基地,1600亩美国脐橙基地,年出栏牲猪6000头并打入香港市场,形成下塘永谐蘑菇、上寮脐橙、竹坪云琳红鲜食枣、梅田大棚蔬菜等优势产业——这是昔日的“黑色”矿产重镇宜章县梅田镇变身“绿色产业”之乡的生动写照。

梅田的裂变是宜章走绿色发展、实现脱贫的缩影。2018年年底,接受了省级脱贫验收考核的宜章,正踌躇满志,期待那个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日子早点到来。事实上,眼下的宜章,依靠外智,一如当年湘南起义在这里打响第一枪,一场人才战略助力全县脱贫的攻坚战,已经吹响胜利的号角,即将迎来宜章新的发展机遇和历史起点。

脱贫攻坚,人才为先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这是在宜章采访,记者听到频率最高的词,也为宜章实现全县脱贫、发展县域经济走出的一条别具特色的用人之道,做了最好的注脚。

2018年12月2日,第五届宜章脐橙文化节在县城中夏公园广场开幕,当天实现现场团购脐橙100万公斤,总额达960万元。

火爆的背后,是邻近脐橙主产区产量“腰斩”的悲惨遭遇。2018年下半年,一场肆虐邻近产区的柑橘之癌——“黄龙病”,让许多果农损失惨重。而宜章万千脐橙种植户却暗自庆幸,这得益于院士专家和政府的合力防治,宜章23.6万亩脐橙得以幸免于难。

依托对接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实现“产、学、研”有效结合和技术支撑,宜章县每年投入1000万元,大力推进脐橙产业发展,将脐橙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8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支柱产业,并延伸出包装、运输、销售、电商等配套产业,共带动1.2万余户、10万农民参与发展脐橙产业。

聘请华中农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邓秀新为宜章县柑橘产业发展总顾问,并成立了全国首个脐橙种植院士工作站,使宜章成为全省8个脐橙重点县之一。到2018年底,全县脐橙产量14.9万吨,产值7.5亿元。

“专家的作用立竿见影,在他们的传授下,原来一亩脐橙种植40株,现在可以密植到50棵,亩产提高了一千斤。”宜章县农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华章说。

得益于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宜章获评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承办了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

精准引才,提升“内力”

脱贫攻坚,人才为先,精准引才成为精准脱贫的关键所在。

宜章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县的决定》,大力实施科技人才支撑工程,提升全县科技人才支撑力;大力实施科技兴企帮扶提质工程,积极协助企业申报项目争资立项,2015年-2017年为企业争取到省、市各类科技项目资金688万元,县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72万,2015年-2017年,发放专利申请资助资金45.26万元;专利申请共520项,专利授权共305项。

同时,该县赴长沙、湘潭、衡阳、兰州等地高校开展 “名校优生”“企业高校行”“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招聘”专项引才活动,现场签订意向性协议50多人。

宜章籍学子李荣华,正是宜章引进的年轻一代科技人才。2014年硕士毕业的他,现在是宜章脐橙领域的技术骨干,“今年我们试种了50多个脐橙品种,不久宜章脐橙成熟期将覆盖10月份早熟和清明节晚熟,实现传统淡季的热销。”

在宜章,李荣华这样的人才不是孤例,一个大背景是,2018年宜章完善人才市场功能,依托市场揽人才,多次赴武汉、广州等地举办人才招聘活动引进人才70余名,为全县脱贫攻坚补充了“新鲜血液”。

精心育才,强化“能力”

农村实用人才处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只有充分提高其能力,因此,宜章采取向院士工作站借势、向专家服务团借智、开办讲坛借力等方式,切实强化本土人才的脱贫攻坚能力。开办的“蒙泉讲堂”,先后邀请欧盟专家、农业部、湖南农大及广东等地知名专家前来授课,目前已举办70期,培训各类实用人才2万余人次。

“省里市里的专家下来后,对县里的本土专家也是一种促进和提升。同时,帮助宜章的农业产业开始做大做强。”宜章县经济和科技发展局书记欧荣鹏说。

省市科技扶贫专家受邀来宜章后,对接县内的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积极组织开展技术指导、科技培训、解答基层技术需求与难题等工作。

黄永忠是宜章有名的“田秀才”,还创立了专业合作社。然而,就是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把势,试种灵芝和袖珍菇的时候遇到了难题。在省农科院教授王克勤、省食用菌研究所教授姜性坚的“火线驰援”下,老黄“按方抓药”问题迎刃而解!

“2018年,宜章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服务549人次,举办技术培训58场共2165人参加培训,现场技术指导及培训4657人。”宜章县副县长、县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副县长李孝弟如数家珍。

人才聚集,产业开花。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的帮助下,宜章的茶园面积由2013年的0.8万亩增加到2017年的3.9万亩,2017年全县茶叶产量880吨,产值约13个亿,上万贫困人口通过茶叶产业受益。

不惟农田,人才战略在“车间”也大放异彩!在宜章中外合资企业——恒维电子有限公司,因丈夫病故独自养育三个孩子的农村妇女陈多芬,曾是贫困户,现在通过政府和企业主导的技能培训已成长为一名管理人员。“政府和公司解决了我们一家的温饱和经济来源,我非常感恩。”

精确用才,激发“动力”

“我们整合全县人才资源,建立了人才专家库。来自农业、科技、林业等各个领域的专家根据各自的实际,采取定点帮扶、科技下乡、项目合作、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基层提供智力支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宜章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首弟阳说。

为给拔尖人才搭平台,该县科学配置各岗位人员,给拔尖人才压担子,鼓励和引导他们在脱贫攻坚中人尽其才,学有所用。高级农艺师欧君华主持或参与的10余项玉米、水稻等粮油科技示范推广项目获18个科技进步、丰收计划奖励,获得“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称号,享受全国劳模待遇。

从事畜牧工作29年的李友平是宜章县畜牧水产局高级畜牧师,有过10年扶贫经历的他感慨,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专业技术性人才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作为派驻科技特派员,自己感到有力量。在宜章县委重视下,2012-2014年,他还被农业部派往汤加王国,任中国援助汤加王国农业技术合作项目专家组组长,向当地开展农业技术推广。

该县从省市县下派的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中确定46名专家成员、45名科技人才组建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下设农业、林业、畜牧水产、农机、烟草、卫生、环保、计生等8个技术服务分团,在各乡镇巡回服务。

精优选才,增强“活力”

“把最优秀、最能战斗的人才选拔到扶贫战场,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引擎’”。宜章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华松告诉记者。

为此,宜章县瞄准脱贫攻坚“靶心”,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考察中实行“三比一看”的通知》,通过比日常工作的表现、比脱贫攻坚的业绩、比关键时候的担当、看党员干部的家风,促进优秀扶贫人才脱颖而出。

“三比一看”好比伯乐的“慧眼”,脱贫战场成了“赛马场”,各种人才使出浑身解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组数据可资说明:该县有31名干部因业绩突出得到提拔、57名干部得到重用。同时,6名干部因在扶贫攻坚、项目建设中工作不力被取消提名。

如今在宜章,各类人才为推动全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播洒汗水,贡献才智,在湘南大地上谱写着精彩人生。

责编:张浩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