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丨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2018-12-29 20:26:25

导读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12月24日,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努力以高质量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

如何将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好,加快教育强省建设?《湖南日报》特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田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今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持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有560个县通过国家督导评估,全国累计数量已达2379个县,占全国总数的81%,已有11个省(市)整体通过认定。与此同时,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存在,尤其是部分地区教师队伍均衡配置力度不够,是亟待强化的教育薄弱环节。

当前,湖南正在加快科教强省建设,补齐教育短板,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好农村义务教育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教育公平,是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建设的重要一环、关键支撑。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我国曾经从初中毕业生中选拔优秀者进入中等师范学校学习,经过专业训练后走上中小学讲台。数以百万计的“中师生”用青春和奉献撑起了基础教育的大半边天,堪称中国改革开放腾飞的基石。相较于过去的“中师生”,现在走上基层中小学教师岗位的大多是师范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大力提升这个群体的整体素质事关教育大局,值得高度关切。高等院校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应着眼于招生“进口”、就业 “出口”,打通人才选拔、培养和输送通道,在推进教育公平中争取更大作为。

一是着力在招生口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公平,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学子有书读。高考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受到广泛认可,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公平性。近年来进入重点高校学习的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引发了全社会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争议。为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比例,自2012年起国家相继推出了“三大专项计划”(即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近三年年均有约10万名农村、贫困地区考生通过专项计划进入重点高校学习。高等院校应主动出击、积极实施各类专项计划,让更多优秀寒门学子入校学习,并助力他们在毕业后获得优质就业,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此同时,应从制度层面缩小农村、贫困地区与市(州)首府、省会城市在师资配备、学习条件等方面存在的悬殊差异,努力让城乡孩子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有更多获得感,也让村镇学校有生源保证、进入良性循环。

二是着力做好专业安排、向优势专业倾斜,让更多优秀寒门学子读好书。农村、贫困地区学子有机会进入重点高校学习是第一步,进入高校之后学什么、怎样学更为关键。只有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才是对“读书无用论”的有力回击。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这些孩子在性格、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特征,想方设法让他们就读适合的专业、高校的优势专业和王牌专业。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为这些孩子着想,在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给予贴心助力:开设“绿色通道”,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辍学;提供“奖贷助、勤补免”,让贫困学生放心读书;根据数学、英语等学科基础差异,可采取分班教学;针对易发的心理问题,及时开展辅导和干预。

三是科学规划、加强引导,让更多有志青年就好业。让更多农村、贫困地区学子进入高校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期盼他们的在毕业、就业后改变自身处境、反哺社会。怎样推动他们就好业?一方面,应强化政策的刚性约束。通过实施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让有志于投身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学子毕业后能到指定区域、特定岗位任教,从而稳定地向基础教育领域输送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应加强教育引导。高等师范院校应聚焦师范主业, 注重师范生专业素质养成和专业技能训练,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教育的意识、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开展各类教师技能竞赛等营造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优秀学生投身教育事业。

提高师范类专业生源质量,除了高校加强自身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以外,还需要政策层面的调整和支持。建议恢复师范类专业面试、将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计划列入提前批次或者提前一个批次录取。只有让更多更优秀学子进入师范专业学习,最终走上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才能切实推进教育公平,为科教强省战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坚持创新引领 服务区域发展

艾楚君

高等教育自诞生以来,就以引领、服务、推动社会发展为使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共生共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湖南高校应扎根湖湘大地、立足湖南省情,坚持创新引领、深耕学校特色,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才是人力资源中最先进的部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也就是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具体到湖南高校,一是要努力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布局。积极对接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以及全省高质量发展需求,建立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的动态调整机制,不同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克服同质化倾向;二是要科学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进一步优化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人才培养链,同时围绕我省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做好人才培养规划;三是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系统性变革人才培养模式,组建校地、校企教学联盟,建立高校教学联合体,推进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协同育人,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链与行业产业链紧密对接。

加快科学技术创新,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湖南科教资源丰富、技术创新力量雄厚,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高校承担了省内80%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973”“863”等计划项目,为促进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类高校应勇担科技创新重任,在加快自身内涵发展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要以推进“双一流”建设为契机,聚焦区域发展中的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汇聚起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强大合力,用技术创新成果引领、支撑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二是要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多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聚焦我省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信息技术、汽车制造等12个重点产业领域,推动实现重大原创性突破,催生变革性技术和新兴产业;三是要积极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四是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应积极参与全省高新园区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构建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

发挥智库的决策咨询优势,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为高校智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据统计,我国高校智库已占全国智库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湖南2015年确立的首批7家省级重点智库中有4家为高校智库。

高校充分发挥智库的决策咨询优势,一是要接好“天线”、说好“普通话”。高校智库应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阐释好党的最新思想理论,诠释好党的大政方针政策,同时解答好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如何在湖南落地生根的命题;二是要接好地气、讲好“湖南话”。高校智库要突出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聚焦中央关心、百姓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破解湖南“一带一部”建设、“一湖三山四水”治理保护、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问题的制约瓶颈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湖南方案”;三是要“打通最后一公里”。高校智库应为区域发展的规划设计、机制创新、方向路径和精准推进做好决策咨询服务。要深化智库间合作,建立智库成果报送、推介、发布机制以及与决策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

传承创新湖湘文化,为湖南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湖湘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就是要进一步激活湖南人血脉深处的忠诚、担当、求是、图强因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一是要坚持以文化人,进一步摸好湖湘文化的“家底”,大力弘扬湖湘文化所承载的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不怕牺牲的精神价值;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深入挖掘、深刻阐释湖湘文化的当代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表达形式,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三是要唱响湖南声音、讲好湖南故事。挖掘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组织编排一批经典舞台剧、歌舞音乐节目、网络作品,滋养大众心灵、引领社会风尚;四是要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建设一批文化传承研究基地,使湖湘区域文化精粹古为今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服务现实的作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以“四个坚持”构建新时代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唐亚阳

当前,我国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等时间紧、任务重,迫切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鉴于此,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全国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就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

一流本科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聚焦一流本科教育。根据教育部2018年6月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本科院校1243所(不含港澳台),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已成为社会共识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应以“四个坚持”为抓手,加快形成以本科生教育为重点的新型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价值引领,构建立德树人思政体系

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做好顶层设计。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要扎根我国实际办大学,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建立严格的教材准入机制,稳步提升马工程教材选用比率。

抓实思政课程。构建“大思政”格局,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强化“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提升思政课程的温度和厚度,促进思政课程和第一、第二课堂有机融合。打破思政课程“孤岛化”窘境,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设计、同开展、同落实,积极释放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拓展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典型育人形式,统筹推进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实施核心价值观践行工程、校园文化引领工程、道德素质提升工程,丰富育人载体,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需求导向,构建创新引领学科体系

高校要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幅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优化学科布局。目前,我省高校共开设本科专业297种,覆盖12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点2461个,其中工学专业占比为34.5%,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总体基本适应,但与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高校应进一步主动对接湖南“一带一部”定位和“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需求,做好学科专业布局顶层设计,打造学科专业建设新高地,填补人才市场洼地。

做好动态调整。2017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9%,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1%,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校应进一步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一流本科专业集群。应建立健全招生、培养、就业等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大特色专业扶植,推动传统专业升级,审慎新增专业,限制与调整冷门专业。湖南商学院在省内高校率先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年度实际招生专业数占总专业数比例控制在80%,实现了专业结构的良好发展。

突出卓越培养。坚持因校制宜、分类培养,加快落实国家“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加强新商科、新工科、新文科、新理科等学科专业建设,着力培养“知识广博、技能精湛”的创新创业人才。

坚持以生为本,构建内涵提质教学体系

高校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大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满足学生求知成才需要。

聚焦课程改革。加大通识教育改革与建设力度,及时新增与业界前沿相关课程,打造兼具创新性、综合性、挑战性的“金课”,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融合力度和水平,提高本科教育含金量。

注重协同培养。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把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的协同推进作为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路径。对接“一带一路”建设人才需求,拓展国际合作育人广度、深度。

优化培养机制。加强智慧育人环境建设,完善以完全学分制为统领的弹性学制、专业选择制、选课制、主辅修学位制、学分互认制、学业预警制、学业导师制等综合改革,推动大类培养、交叉培养、联合培养。科学合理增加大学生学业负担,引导建设优良学风。

创新实践育人。完善由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综合、跨专业创新创业等构成的“分层递进”课程内实践体系,并形成学科竞赛、项目驱动、活动拓展、服务支持的课程外实践体系,有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专业技能。

坚持师德为先,建设潜心育人师资体系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力量源泉、核心保障,高校应有效引导教师回归本分、潜心育人。

注重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坚守师德红线,敬畏教学纪律,抵制学术不端,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

提升业务能力。通过加大岗位业务及技能培训、咨询诊断服务、举办教学沙龙、业界挂职锻炼、海外交流访学、深化教研教改等多种形式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建强培优教研室等基层教学组织,坚持并创新教师“传帮带”机制。

改革评价机制。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引导教师加大教学投入。落实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优化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聘制度,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加大对教学业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引领形成尊重课堂、重视质量的优良教风。

(作者系湖南商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让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指挥棒

付细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我国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1.4万所,在校学生2.7亿人,如何让学校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场所,是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奏好学生成长“三步曲”需要强化立德树人指挥棒作用。

起好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需要强化立德树人。孩子3岁左右起就会受到外部教育的影响,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也正加速前移,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10.6%提升到了79.6%。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我们要建立更为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真正让孩子赢在起点。

迈好步,克服浮躁之气需要强化立德树人。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症痼疾深度影响着当前教育,这实际上是一种浮躁教育,是带有严重功利主义色彩的教育。克服浮躁之气,需要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教育学生贯彻习总书记所倡导的“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理念,在积累知识、增厚底蕴中稳健成长。

谋跨越,“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需要强化立德树人。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新增劳动力人口则达到13.5年,是教育让我们有了更多人生选择机会。“广大青少年人人都是一块玉,要时常用真善美来雕琢自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些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学子,无不注重品德塑造、品性修养。

——树立“三有”目标,践行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塑造、品性修养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凸显,以致培养出来了一些“高智低德”、规则意识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弱、心理问题较多的学生。这表明新时期教育不能单纯以文化成绩论英雄,而是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有品德、有文化、有追求的高素质学生。

让学生有品德,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育才先育人、万事德为先,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应结合当代学生自我意识更加强烈的现实,将品德养成融入到课堂教学、校园生活中去,建立能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验、践行的品德养成教育体系。

让学生有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要求。针对“不学习一样可以赚大钱”“读书状元混得不好”等偏见,应积极引导学生参观各类展现知识力量的展览、参与各类知识应用实践活动,带动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创新。

让学生有追求,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人生的最大意义在于有崇高美好追求。针对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等消极现象,要开展深入研究,善用正向、负向激励,通过评选绿色上网达人等方式引导学生改变不良“惯性”、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把握“三个统筹”,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实现。

教育具有多维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指挥棒推进教育改革,应注重在统筹中实现教育优化发展。

统筹好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个人与班级、学校等集体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学生融入集体、爱护集体的意识,提高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

统筹好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然途径。应进一步优化文化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时间分配方式,统筹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影视教育及研学旅行等,优化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教育模式。

统筹好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要深化校园-家庭联系,建立定期对话、实时跟踪反馈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整体上推动课程、课堂、生活三个载体相互协调,使学生教育能够有效延伸到家庭,形成高度协调统一的学生管理体系,提高立德树人教育成效。

(作者系浏阳市“付细霞小学校长工作室”首席名师)

责编:黄晓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