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祠堂看理学思想对汝城的影响

    2018-12-26 09:17:11

汝城,是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公元1050年周敦颐来到汝城,崇文倡教,使汝城人文蔚起,为汝城播下理学的种子,为湖湘文化的形成铺就了坚实的基石,千年来他的理学思想精髓也镌刻在古祠堂文化的骨子里。

汝城被誉为古祠堂之乡,目前保存有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942座,其中保存完好、建筑精美的有310多座。获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的10座,省级的3座,市县级36座。

汝城津江村朱氏祠堂

在“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的古代社会,祠堂是凝聚和维系宗族的载体,也是以民间自治或宗族自治的形式,填补了统治者地方管理的空间。而祠堂与理学思想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汝城范家村范氏宗祠,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敦颐来到汝城开阐理蕴,提倡宗风,对汝城的民风影响深广,并融入汝城祠堂,汝城祠堂很多都标注忠孝廉节,包括仁、义、礼、智、信,由此把理学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渗入民心,贯彻到下一代身上。

土桥村先锋村诏旌第,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宋朝以来,汝城就开始涌现范渊与范辂叔侄、朱英与朱守孚父子等众多监察御史,这是重视教育文化的结果,是受濂溪理学中廉政思想影响的结果。

土桥镇金山村卢氏宗祠,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朝历代的学子不仅把儒家经典当作获取功名的敲门砖,还很重视把读书与修身相结合;时至今日,也是如此。

汝城外沙太保第

汝城祠堂的选址大多是在村落中最合适或最正中的位置,跟山水田林等景物和谐相依,与周敦颐《太极图说》里提到“五气顺布,四时行焉”相符,理学文化与乡土自然交融。

沙洲村朱氏宗祠

“一个宗祠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古祠堂作为氏族活动的中心,是盘根念祖、慎终追远、铭志先贤、承前启后的宗族大厅;是聚会议事、协调纠纷、群文活动、婚丧嫁娶、节日喜庆的综合场所;是荟萃宗族思想、弘扬历史传统、实行道德教育的理学阵地。

土桥镇土桥村何氏宗祠

责编:黄树兰

来源:汝城旅游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