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四讲”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2018-09-03 16:21:56

文/曹健华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关键要宣传好马克思主义,特别要宣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广大党员干部听得懂、学得进、弄得通、悟得透、用得上。

用主义讲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问题有不同的类型,有主要与次要、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内因与外因、长远与目前、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问题;问题有真假之别,有真问题和假问题之分。就问题的类型来讲,宣传思想工作既要抓大放小、以大带小,又要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就问题的真假来讲,宣传思想工作要抓住真问题,抛弃假问题。怎么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抓住真问题?这需要有鉴别力和判断力,而鉴别力和判断力则源于宣传思想工作者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鉴别力、判断力和自身的专业素养、专业能力密切相关,极而言之有什么样的背景知识和专业素养,就有什么样的鉴别力和判断力,有什么样的知识就能知道什么,有什么样的见识就能见到什么。因此要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宣传思想工作者本身必须具备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专业素养。

问题导向,必须主义把关。胡适1919年7月20日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题为《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在“主义”和“问题”的关系上是不正确的。对社会领域和思想观念中问题的研究,往往既是事实判断,又是价值判断,既有是非问题、对错问题,又有好坏问题、善恶问题。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我们经常所讲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必须坚持“主义”把关,“主义”是什么?主义就是核心的价值追求,推到极致就是信仰,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必须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唯其如此,才能站稳立场、明辨是非、判断对错、知晓好坏、甄别善恶、推动工作。

用学术讲政治、坚定政治信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坚定政治信仰。宗教以非理性通达信仰,科学以理性通达信仰。广大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信心,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信任,是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共产党人的这种信念信仰是有科学依据的、是自觉自愿的,不是无根据的、盲目的、强制的。自觉是理性的品格,自愿是意志的品格,要始终坚定这种信念信仰,始终做到自觉自愿,需要从学术层面不断做实这种信念信仰的科学依据,不断巩固这种信念信仰的理性之基、意志之堤。

政治信仰,必须学术支撑。缺乏学术支撑,难免流于形式、止于口号。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既是革命的、又是科学的,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先进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的立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方向就是人民大众的方向,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是用学术讲政治、坚定政治信仰的客观基础和逻辑前提。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非科学的政治、伪科学的政治、反科学的政治,是不能、也容不了用学术讲政治的。用学术讲政治,既要把握好政治的革命性,又要把握好政治的科学性,既要把握好政治的阶级性,又要把握好政治的先进性。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问题不排除学术问题,学术问题不取代政治问题。用学术讲政治,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常识理性、反思精神、逻辑观念和世界视野,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的能力。二是找准学术接口、找到学理支撑,把所讲问题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时代要求都放到一定的学科背景下来分析研究、来阐释论述,做到以学理支撑为基础,展现理性和逻辑的力量。三是建构学理框架,从马列经典著作中学习学理框架,从学科专业中学习学理框架,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学习学理框架。

用实践讲理论、强化理论武装。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为此不仅要从理论的维度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定位、理论品格、科学内涵、实践要求、历史地位,更要从实践的维度以富有时代性、创造性的实践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用实践讲理论,讲清楚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伟大实践的关系,说清楚这一思想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的科学理论。是当代中国的新实践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当代中国的新实践。从实践的维度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事业快速发展的伟大实践,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

理论武装,必须实践检验。用实践讲理论,必须用实践来检验理论武装的成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既要学懂弄通,又要做实笃行,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形。理论武装得如何,不仅要看说得如何,更要看做得怎样。理论武装的效果要由实践来检验,要体现在对党忠诚上,要始终忠诚党的信仰、忠诚党组织、忠诚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要体现在能力提升上,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要把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转化为牢固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思想力量,转化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要体现在担当作为上,要在肯干中体现担当,带头履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实干中体现作为,带头真抓实干,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以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用事实讲思想、凝聚思想共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要凝聚思想共识。思想共识的形成,既赖于在观念层面上说得清、道得明,以理服人;又赖于在事实层面上看得见、摸得着,以事服人。思想的力量和作用,必须有事实的证明,实事胜于雄辩。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进入世界前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这一事实足以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巨大物质力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历史进程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体人民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共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遵循。

(作者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湖南行政学院副院长)

责编:谭思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